2021-4-9 | 急诊抢救论文
作者:郭茹芳 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针对发生颈椎骨折,头无法后仰的患者,应采取气管切开术;同时应给予面罩或鼻导管吸入氧气治疗,预防缺氧引起低氧血症。③迅速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起2~3条的静脉通道,以16~18G的静脉留置针对颈外静脉或者健侧的上肢大静脉采取快速的输液和输血,以尽快地使患者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对于合并严重休克的患者,应采取静脉切开的方式,尽快地满足输液和输血的需要,同时给予中心静脉压测量,合理指导输液和输血量及速率;扩容的原则为早、快、足,一般首选平衡液为输液液体,然后在CVP监测下,按照1∶2或者1∶3输入代血浆或全血,预防急性肺水肿发生。
备血:常规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取样,提早做好交叉配血试验与一系列的化验。⑤严密检测病情: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记录数据,每隔15~30min常规测量1次,并采取心电监护仪进行动态监测。⑥密切观察患者的周围循环灌注、皮肤黏膜和意识表情,要注意给予专人护理,必要时需要添加床栏;同时需要密切观察微循环的变化,一旦患者出现有开放性骨折部位渗血、皮肤黏膜出血斑或出血不止的情况,应警惕DIC,提前预备好低分子右旋糖酐与肝素等抢救的药物,并及时上报医生处理。⑦观察尿量:对患者每小时的尿量及尿比重进行观察记录,常规留置导尿管,直至每小时的尿量超过30mL,为血容量基本补充达到正常,当评估休克情况得以缓解,可适当将输液的速度减慢,一旦发生尿比重在较长的时间内偏低,应警惕肾功能障碍的可能。
监测体温:低体温属于严重创伤休克时并发凝血的重要因素,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暖,针对体温不升的患者,可给予空气调温、低温电热毯复温、被服保温等常规复温法联合将输液的液体置于70~80℃温水中2~4min,直至温度达到35~42℃再行输液,进行体温调节,注意不可在休克状态下应用热水袋直接进行体表加温,容易引起皮肤的血管扩张,从而增加体表血管床的容量,对机体的代偿性调节造成影响,减少重要器官的血供,进一步加重休克[1]。⑨注意消除引起休克的各种因素:首先应尽快控制出血,针对小动脉和静脉出血,可采取丝线结扎或者小血管钳的方式止血;针对创面出血较大的,可采取无菌纱布进行加压包扎,同时将患肢抬高;针对静脉出血和深部较大的动脉出血,可采取小血管钳将出血点夹闭止血;针对合并四肢血管出血的患者,可采取止血带进行暂时性的止血,并对止血带的使用时间进行准确记录,每隔1h将止血带开放5min,预防发生肢体坏死;针对胸腹腔内出现大出血的患者,需要抗休克同时即刻采取手术探查并止血。⑩术前准备: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提起做好备皮、皮试、各项常规检查等工作,以尽快行手术治疗。⑾心理护理:积极抗休克抢救中,应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其恐惧、紧张等心理,鼓励其积极配合抢救工作,树立治愈的信心。对照组急诊救护车送院后立即送ICU治疗[2]。
观察指标对观察组患者送院经护理干预前后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观察监测,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送院后24h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率。1.4统计学方法本组患者送院后24h的ARDS、MODS、病死率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检验,期间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本组观察组护理前后的生命体征的数据经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单位以χ—±s表示,期间采取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抢救后24h的ARDS、MODS、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气碱剩余值(BE)、血清乳酸值、血气指标与复苏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抢救,此类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若抢救延误,容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抢救的过程中,需要有敏捷的反应能力,迅速的病情鉴别能力,丰富的急救知识,高度的责任感,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熟悉急救的流程,争取积极主动进行抢救,主要救治原则如下:针对合并有骨折的患者,首先进行简单有效的固定,尽可能减少骨折断端的活动,预防血管继续发生损伤;对于合并有剧烈疼痛的患者,应适当给予肌注曲马多或杜冷丁等止痛药物治疗。综上所述,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送院后及时给予急诊抢救护理,待病情缓解后再送至ICU进行进一步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为进一步的对症治疗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