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急诊抢救论文 » 正文

急诊抢救病患病例探索

2021-4-9 | 急诊抢救论文

作者:王宏秋 韩跃辉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抢救室患者疾病分布情况我院急诊抢救室病种排在前五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这五类病种占全部病种的92.60%,具体见图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机体随年龄的增长,生理状况逐渐衰退,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是造成60岁以上老人急诊人数多的原因[1]。

上述结果显示,我院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占58.16%,笔者之前做过研究,老年患者在抢救室的比例高,并且呈持续增长趋势。随着患者在抢救室留观时间的增加,抢救室的功能改变。因此,加强对老年人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才能不断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和护理质量[2]。

本研究统计了我院2010年8月12日~2011年8月11日笔者所在医院的抢救室患者就诊情况,从统计资料来看,我院抢救室病谱排序中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3.32%)、呼吸系统疾病(25.09%)、神经系统疾病(16.13%)、消化系统疾病(9.07%)和中毒(8.99%)。我院抢救室病谱的结果与国内有关急诊病谱相类似研究成果不尽相同[3-5],抢救室病谱排列顺序提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根据本研究,病谱中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中毒五种疾病占全部急诊的92.60%,常见病、多发病仍是当前的主要疾病,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4]。

因此,在急诊科医务人员配备和技术建设上,既要注重培养全科人才,又要参考疾病构成梯次,做到一专多能。要突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将其作为急诊科学科建设的重点,不断完善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救治,以推动急诊整体医疗、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上述结果中,有76例次来院已经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占0.96%,平均年龄63.62岁。此类病例中,有12例次青年患者(44岁以下的人被列为青年),可见猝死呈现年轻化趋势。亦有研究表明,在1h内猝死的80%~90%为心源性猝死[4]。所以,除了急诊科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CPR)技术,此外也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正确的急救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对有关人员,如警察、消防员、驾驶员以及各种从事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总之,如果社会大多数人员能够掌握简单而有效的CPR技术,而第一目击者又能对急危重患者实施正确的CPR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而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发达国家是有很大差距的[4]。

每天10∶00~24∶00进入抢救室抢救患者多,10,11,12月以及1月患者较多,这提示我们需要加强护理人力的管理,根据急诊科患者就诊分布规律,积极预测。在急诊高峰期增加人员,结合科室现有人员配备,实行弹性排班,实施8h在班,24h待命的工作制度。在就诊高峰阶段增加值班护士,并在就诊高峰季节增加一、二线、候班人员,根据急诊科面临的突发群死群伤事件、集体中毒事件,常规配备24h应急抢救护理小组。在疾病高峰到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使急诊急救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忙而不乱,进一步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