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社会民俗学论文
本文作者:李萍 单位:百色学院中文系
将民歌文化资源融入民俗学教学就必须开设田野课堂,学生只有经过田野课堂的学习,才能真正感悟民歌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民俗学教学开设田野课堂,首先,要选择适当区域。所谓的“适当区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丰厚的民歌底蕴。民俗学课堂所选择的田野必须是孕育民歌文化的沃土、创造民歌文化的圣土和传承民歌文化的热土,即当地必须拥有悠久的民歌历史、优良的民歌传统、丰富的民歌资源、优秀的民间歌手和原生态的歌谣盛会。较高的安全指数。安全问题是教师带领学生从事户外活动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也是民俗学教学开设田野课堂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教师对当地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是非常必要的。排查安全隐患既包括排查自然安全隐患,即深入了解田野的现场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安全指数和道路交通的顺畅情况等;也包括排查社会安全隐患,这里的社会安全隐患既包括区域的社会治安隐患,也包括社会习俗隐患等。较低的经费开支。开设田野课堂就避免不了会产生相应的花费,因此对经费开支情况进行预算也是非常必要的。
出于为校方和学生节省开支的考虑,在同等条件下花费较低的区域应优先成为我们选择的场所,当地的交通费用、食宿费用、采访费用等都是预算参考的重要指数。其次,要明确课堂目标。组织田野课堂是民俗学教学拓展课堂空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民歌文化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化,民歌的田野势必是一个可闻、可观、可感的立体化空间和集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交际性及商业性于一体的文化大舞台。民歌田野的特性为学生体验民歌文化、了解民间习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但也容易将学生带入误区,使学生在热闹轻松的氛围中误将田野当成玩赏、娱乐的场所,以致忽略了田野课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田野教学之前必须引导学生明确田野课堂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任务细化,如参与歌圩时应注意哪些内容,歌圩的哪些环节在现代社会中发生了变异,导致变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需要采录哪些代表性民歌、这些代表性民歌的文学特色、创作背景是什么;需要对哪些歌手进行采访,采访的目的是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设置;等等。第三,要传授相关调研方法。在传统的课堂里,学生习得知识的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上遵循“听课———做笔记———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的套路。
如果说传统课堂学习套路是一种“静态”模式,那么,田野课堂则需要用“活态”去打破“静态”的束缚,因为田野课堂灵活的空间、自由的氛围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作为课堂自由主体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师在组织开设田野课堂之前极其有必要将相关的田野作业方法传授于学生,如如何进行人物访谈、个案分析、对比研究、音像记录、问卷调查等,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才有可能顺利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这些造就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也形成了我国各地差异较为明显的区域教育环境。“校本”即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有自主制定课程和征订教材的权利,但是由于教材受编者视野及版面字数的限制,根本无法统筹兼顾各地的民俗文化,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无法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同时也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这就是高校民俗学教学提升校本特色的意义所在。“在西部民族地区学校发展路径思考中,民族地区的相关学校应充分挖掘并开办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课程及具有适合民族地区特殊地域的职业需求的主干课程,达到因地制宜、服务地方的民族地区学校办学宗旨的办学特色;学校教师在自身基础及身边文化符号的基础上主动发展并充分利用相关客观条件,主动发展并成长为有民族特色内涵的教师。这样既使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又最大限度的公平发展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3]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我国55个少数民族8000多万人口,其中44个民族、约80%以上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区。多民族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西部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民歌就是其中最绚烂的一支奇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西部民歌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高校民俗学教学提升校本特色的重要资源。要合理利用民歌文化资源提升民俗学教学的校本特色。利用地域歌源丰富课堂内容这里的地域歌源指的是区域盛行或独有的民歌文化资源,包括多样的民歌形式、歌谣盛会和与歌谣有关的民族节日。在西部,几乎每个区域、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民歌形式,如广西壮族的“勒脚歌”和“嘹歌”、彝族的“五柱歌”和“羊情带”,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西藏的“鲁体民歌”和“谐体民歌”,等等;而几乎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歌谣盛会,如壮族的“歌圩”、京族的“唱哈节”、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傈僳族的“汤泉诗会”、仫佬族的“走坡会”、苗族的“坡会”、侗族的“赶歌场”、瑶族的“耍歌堂”等;以歌舞为中心的民族节日更是丰富多彩,彝族的“跳弓节”和“火把节”、白族的“绕三灵”和“蝴蝶泉会”、傣族的“泼水节”和“巡田坝节”、苗族的“芦笙节”和“吃新节”、侗族的“花炮节”和“斗牛节”,瑶族的“达努节”和“赶鸟节”、藏族的“洛萨节”和“达玛节”,等等。将区域民歌文化资源融入民俗学课堂是突显学校特色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拓展课本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特色;另一方面,在前一部分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田野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依附地域文化开设的第二课堂,因此将地域民歌文化资源融入课堂讲解对田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田野课堂的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达到补充、巩固、强化田野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如何将地域民歌文化资源有效的融入课堂呢?我们可以采取“常规补充讲解”与“开设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