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中学音乐民族风运用

2021-4-9 | 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本文作者:董艳娜 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

歌词表面上表达的是对于友人离别的愁绪,但仔细体会其中的“起”、“承”、“转”、“合”等传统音乐结构,尤其是感受末尾那种虚无缥缈的、似入无人之境的回归,令人回味无穷。仅仅几个简单音节的反复,却能勾画出如此浓烈的送别场面,将中国古诗词常用的“在程度上力求以少而言多,在色调上讲究以轻而代重,在时间上强调用此刻替换永恒,在尺度上推崇以咫尺而见千里”的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道家思想“真者,精诚之至也”以及“无为而无不为”被发挥到了极致。

同时其中声情并茂的表达使得欣赏的客体在吟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与创作的主体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主体的思想和情感在同化客体的过程中得到放大和升华,从而变得更具体,更生动,以致于后来诗人王维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风格的典范。从中国其他的古典民族音乐中如“广陵散”、“流水”及伯牙,知音相关典故中都可以体会到同样的表现形式。同时教材中民歌部分的信天游也是民族风的另一个重要体现。

信天游起源于我国的陕北地区,当时由于通讯滞后,交通不便,为了方便山这头与山那头之间的交流,保证草原牛羊放牧工作的顺利进行,才兴起了这种形式,也正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信天游这种刚柔并济、跌宕起伏的旋律。在方便交流的同时,信天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地的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羊肚子那个手巾三道道蓝”、“红格丹丹裤裤绿格律锌鞋”、“满天乌云起遍地刮黑风”则是对西北时有的恶劣天气、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的细致描述。

“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我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羊肚子手巾脖子上围,不是我那哥哥再是个谁”等口语化气息强烈、毫无修饰、不加雕琢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革命时期我国西北农村普通人家日常生活。黄河大合唱也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它创作于中国历史上那段最为屈辱的时期,当时我们国家的主权正受到严重的践踏,作者以我国的母亲河———黄河为比喻,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整个乐章共分为8个部分,每一乐章交相辉映,歌词朗朗上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那种气势至今还保留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并且每句以“怨”、“冤”、“难”等字眼结尾,营造出一种纯美声的唱法,声音时而低沉的好似在哭泣。

整个乐章从哭诉、歌颂、到赞美以及最后的保卫既向世界展现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的历史风貌,也宣告着中华民族誓死保卫家园的坚定的民族意识。在把视线转向欧美部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提闻名于世的马赛曲,它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正值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主义的高潮,法国国内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邻国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为了巩固其封建同盟,各国纷纷派兵干涉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当时一名叫鲁热•德•利尔的工兵上尉在饥荒笼罩着整个法国之际,创作了这首曲子,凭借着其激昂的旋律及磅礴的气势,这首曲子不胫而走,成为革命军行军的必备曲目。

每逢革命军路过城镇,看到高唱马赛曲的法国士兵,当地的老百姓都赞不绝口,纷纷要求加入革命的队伍。在战场上,它也是每次向敌人冲锋的标志,每次听到马赛曲,士兵们往往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破坏了反法同盟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并将国土扩大到亚得里亚海,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马赛曲的音符一直在回荡在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

总之,高中的音乐教材无论是在授课内容,还是在授课形式方面都极大地体现了各民族文化风采,丰富学生课堂生活之余,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加强了各国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