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学语文论文
作者:桂双珍 单位: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师范学校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套具有重要价值的人格教育方法,即将人作为教育的主体,这种思想同我们现在的教育原则是殊途同归的。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
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并且要有强烈的爱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必须要有正向的人格力量,只有具备专业的学术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将人格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重视语文学科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带动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和情操,真正使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起到有利的影响。
中学语文中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即将发育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者一定要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做好引导性的作用,指引学生向着正面的人格方向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意义。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这一特性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是学习语言的工具,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人们能够掌握好语言,而语言恰恰是人的构成元素,能够直接塑造人的心灵,通过语言可以深切地表达人的人性特点,促进人的人格发展。
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目标。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如一些古代圣贤、仁人志士的经典故事,一些名言警句或者名人精辟的论述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把这些宝贵的资源挖掘出来,然后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学习并铭记这些对自己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复咀嚼锤炼,使之成为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也成为自己树立人格的目标。当然,这些内容本身就是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范畴,只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人格教育的渗透,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到《孟子》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为人的堂堂正气,指引学生向着这样的人格方向发展。
通过对文学形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在进行人物性格分析时,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让学生在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中,学会以正确的眼光分析人物人性中的善恶美丑,从人物的不同命运中感悟人生的要义,体会作品中对人物进行的道德评判,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涤荡自己的情感。在一些正面的人物形象身上感受到人格的魅力,培养自己的向善之心,树立自己的去恶之志。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一个人格有缺陷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人格缺陷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怎样重大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大多自我而缺乏责任心,对人格缺陷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能够对学生起到启发性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反躬自省。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进行自我人格教育的过程,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能够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思考,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
将语文课堂教学同社会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也使得很多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入校园,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语文教材变化的速度显然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脚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时,教师需要将语文教学课堂同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社会的焦点现象,时刻关注社会的热点新闻,通过让学生加强练习写作的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社会的参与意识,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教育。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对人和人生命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熟读教材,就能够慢慢学会用自己的生命情感去体会作品中的形象表达,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提升和成长。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渗透人格教育,塑造学生的灵魂和健全的人格,完成语文学科教育人、引导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