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环境创新论文 » 正文

生态环境保障创建思路

2021-4-9 | 环境创新论文

本文作者:张莉萍 单位:耿马县环境监测站

建立了以勐撒撒马坝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为推动全县的生态农业建设树立了样榜工程。基本农田建设进展顺利,生态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步伐加快。通过实施了以工代赈造林、农业综合开发造林、飞播造林、绿色扶贫工程造林等工程项目,森林覆盖率达到46.1%,活木蓄积为1330万m3,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就。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完成了国控企业的3家糖厂、1家酒精厂、1家造纸厂废水在线监测,减缓了污染加剧和资源浪费的趋势。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厂已建成使用,为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奠定了基础。环境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环境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环保、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加大了环境违法的查处力度。

县级人大、政协对各级政府环境执法实施有效监督,坚持开展环境执法检查。通过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活动,维护了环境法律尊严,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森林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当地农民没有良好的传统耕作经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许多有害有毒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进一步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使得土质肥力下降,病虫害不断发生,作物产量也逐渐下降。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根据1999年卫星遥感测试,全县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333km2,占全县面积的34.74%,这也是县域经济发展至今导致的结果。随着公路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开发建设等速度加快,新的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还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农业生态逐渐恶化,自然生态规律被打乱。根据有关部门2011年调查,平均每亩耕地每年使用农药3.5kg,平均每公斤粮食需用农药0.017kg;每亩耕地每年用各种化肥41.2kg,平均每公斤粮食需化肥0.1kg;平均每亩耕地使用地膜0.16kg。农药的大量无节制使用,无疑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破坏。土地对化学肥料的过度依赖,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农作物的品质受到影响。同时大量有机肥、畜禽粪便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被排入水体造成江河水系污染。农膜长期累集残留在土壤中,自然条件下无法分解从而破坏了耕作层,土壤中微生物等活动受到限制,最终使土地退化。由于过度垦荒,农业生态环境已全面受到多个外来物种的干扰和破坏,损失及危害极为严重,严重打乱了自然生态规律,破坏了物种间的能量平衡与传递,最终使整个生态系统失衡。

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确保计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编制全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是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度、承载度分析,制定出符合生态平衡规律,满足经济、人口、资源协调发展要求的战略方案,使各项决策和开发建设符合规划的总体要求。

遵循生态自身组织规律,实现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在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时,应遵循生态层次组织规律:上层即高山地区,不宜多开垦土地,应尽量安排有利于保水保土维持山顶能量的产业,如林果业、畜牧业等;中层位次以农、林、牧业为主,粮食自求自给;下层位次即平坝、山脚,应充分利用上层补给的有利条件及光照、水肥充足的优势,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水利资源,发展粮食、水产、多种经济作物等。经过分层管理、分层开发,实现生态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拓宽资金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移支付的力度。生态环境建设受益的是全民,要争取国家提高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并保证投资渠道明确、稳定。加大吸引外资投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继续利用和更多地引进国际金融组织的多种贷款和直接使用非债务外资,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产业。

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随着国家扶贫方式的转变———从资源开发型扶贫到复合型生态扶贫,全面启动了生态功能修复、重建工程。耿马县的生态环境保护遇上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但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公众、开发者、管理者,因此,引入市场机制、明晰产权、改革投资体制、建立收益分配机制非常必要。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森林覆盖率作为生态环境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误区。作为全面评价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好坏的指标体系应该是:该地区主要河流干湿两季径流量的变化;河流中泥沙含量;生态系统中拥有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生态功能群体的丰富度;森林体系中不同林层的组成及优势种的均匀度;养分和能量的流动、分解率和生产率;水土流失率等。只有建立起合理的生态环境评估体系,才能正确指导人们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贯彻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开展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政策、法规、环境经济与管理制度的研究。加强环境与发展的研究,为提高宏观决策和环境管理水平服务,集中力量对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引进和推广环保先进技术、最佳实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一个庞大环境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涉及社会各个层次和方面,如林业、农业、土地、矿产、水利、城市开发、公路建设等。

过去我们制定了许多单项的法律、法规、条例,用于保护相关的资源开发,但是至今还没有一部全面系统调整人为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法律法规。进行生态环境立法非常必要和迫切,只有制定一部系统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才能统一协调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总之,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绿色经济强县”这条路子,全面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南汀河生态林建设保护工程、重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退耕还林与林畜富民工程、农村沼气替代薪柴工程,以及体现绿色经济特色的相关产业,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只有这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才能卓有成效,全面推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