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妇产科论文 » 正文

围手术期危险产生原由浅析

2021-4-9 | 妇产科论文

作者:欧海恩 谢东 单位: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

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剖宫产189例,宫外孕91例,子宫肌瘤161例,癌症手术109例。两组患者均排除有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心肌疾病、血液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等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疾病类型等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550例患者围手术期危险因素。于2011年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风险管理方法:

(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5]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反复进行阴道检查且距离手术时间在9小时以上、子宫全切手术、手术范围大、手术后需要留置导管、手术时间长、恶性肿瘤、整形修复数数、手术术野会有感染危险的患者。一般口服给药在手术前(1~2)小时,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在手术前(0.5~1)h。

(2)手术后麻醉药物维持手术后给予抗菌药物48小时,如患者未感染,则48小时后不再给予抗生素。

(3)预防深静脉血栓有效评价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程度,对低危患者不给予预防性干预,并鼓励患者手术后早期活动,中度危险患者手术中给予弹力绷带或弹性袜对下肢进行加压,手术后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3d,每日500ml;高危患者手术中及应用弹性袜或者压力泵对患者下肢加压,手术后持续使用弹性袜一周,术后第一天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第二天开始每天给予低分子肝素0.4ml直至患者出院。极高危患者手术前即每日给予低分子肝素0.4ml,无出血倾向不给予止血药物。术中使用弹性袜,术后持续使用弹性袜两周。

(4)腹部切口裂口预防手术中合理使用电刀,防治切口感染,对有营养不良、贫血等患者积极给予干预,有效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手术后保持患者足够血容量,并做好保暖和镇痛。

观察指标观察2011年与2010年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发生率和患者对我院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数据处理将我院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危险发生率和满意度比较均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经总结发现,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围手术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腹部切口裂开。通过风险管理后,患者的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其对我院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与2010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实验组患者中,544例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表示十分满意,满意度达98.91%。对照组患者中,502例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十分满意,满意度达91.27%。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10.5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围手术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腹部切口裂开[6]。围手术期感染原因包括手术术野准备不当、院内较差感染、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且不能及时给予补充、麻醉条件较差、盆腔有血肿、换药不良、腹腔引流不畅等[7,8]。深静脉血栓是由于妊娠和产褥期的血流动力学和凝血系统发生变化、手术、长期卧床、肥胖等因素导致,其发生基础为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壁损伤。腹部切口切开原因为:切口缝合技术缺陷、切口张力突然增加、切口脂肪液化、异物残留、药物应用、切口感染、糖尿病和营养不良等[9,10]。

针对以上因素,我院医生积极采用风险管理,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弹力袜、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低分子肝素、纠正营养不良状态等。实验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风险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这种风险管理,使患者住院期间更加安全,可确保患者住院治疗更加安全。总之,妇产科围手术期容易发生的危险较多,使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患者的风险,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