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眼科临床论文 » 正文

眼科文献的阅读浅析

2021-4-9 | 眼科临床论文

作者:孛立甲 金明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宋•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曾引用《内经》来阐述五轮与脏腑的关系。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对五轮的病因及症状论述较详,并且列有治疗方法,比唐、宋时代已见具体。明•李梃《医学入门》除将五轮分属五脏外,更进一步将五轮出现的症状分为虚、实二类,每类均有方药,治法更趋于完备。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五轮学说有更卓越的见解,如他说:“白睛属肺金,金为五行中最坚硬者,因此眼的白睛亦较眼部其他四轮坚韧。”血轮为眼的内外眦,据古人的见解均属于心火;但王肯堂则将两眦分属为君火、相火,或实火与虚火。肉轮为胞睑,属脾土,土藏万物而主静,因而两眼闭合则思睡之时即为“藏纳归静”的一种表现。他还说明了瞳神的功能,并且对瞳孔能大能小的原因用阴阳学说来进行解释。并将眼病增至179种,概括完备,为中医眼科文献之典范。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的内容则更系统、更丰富、更完整。书中不仅包括了五轮八廓、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用药寒热生熟等理论,而且在病症描述、治疗方法、手术前后处置亦很详尽,可谓理论与实践并重。

现代学者对五轮学说的看法各不相同,姚芳蔚〔1〕认为五轮学说既然是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同时又根据五脏与眼的关系发展起来的,就不能离开五行与脏象等观点,临床运用也必须与阴阳、五行、脏象等中医基本理论紧密结合。这不仅说明了眼与内脏的联系,说明了眼的生理病理现象,而且也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肖国士〔2〕曾对五轮学说的命名和渊源做过一些研究,他认为概括起来,五轮学说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过分强调单一的轮脏关系,忽视了眼与脏腑间的整体关系;(2)完全强调内在因素而忽视了外界因素;(3)对水轮论述不详、概念不清,对目系又未提及。侯清岩〔3〕按五轮辨证,对上睑下垂用补中益气法,胬肉攀睛用清热祛风法,流泪用补益肝肾法,流行性结膜炎用疏风泄肺清热法,结膜溢血用清热散血法,角膜炎用泻肺清火疏风退翳法,角膜溃疡用泻肝清热法,文迪综合征用滋补肝肾、固摄肾气法,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用滋阴补肾、疏肝利水法,皆取得较好疗效。虞存五〔4〕用万能电表代替经络测定仪测试眼病的轮属、脏腑经络的失衡状态,共测258例,阳性率为98%。

眼病愈后、经络恢复平衡者占89%,与58l例正常人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从而得出五轮与脏腑经络存在内在联系的结论。张敬先〔5〕认为五轮学说应该突破自身的局限,接纳新概念,特提出眼轮-脏腑辨证弹性框架,横列以五轮为纲,统属各解剖层次,并作弹性延伸,以接纳房角、睫状体等;纵列以五脏为纲,分列其症候,并向下弹性延伸,以接纳经络、气血等,按实践调查结果充填框架空白,统计分析,进而使眼与脏腑的内在联系规范化、客观化。关于五轮学说的定位,马一民〔6〕从现代解剖生理的角度做了对比和探讨,他对照郭秉宽〔7〕、齐强〔8〕以及1973年上海中医学院编的《五官科学》、1975年广东省中医院编的《中医眼科》、1977年北京中医学院编的《五官科讲义》五种解剖定位法加以归纳,择善而从,取长补短,提出了自己的定位意见,对深入认识和不断完善五轮学说很有启迪。张震宇〔9〕的观点则比较新颖,他把眼看作是一个全息元,认为五轮就是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对应部位。

八廓学说

八廓学说与五轮学说都是中医眼科辨证论治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所谓廓者,是取其有如城廓护卫之意。八廓分别分布于眼的各个解剖部位。其名称历代命名繁多。有以自然界八种物质命名的,称之为:天廓、地廓、风廓、雷廓、泽廓、山廓、火廓、水廓;有以八卦命名的,称之为:乾廓、坎廓、艮廓、震廓、巽廓、离廓、坤廓、兑廓;还有以脏腑功能命名的,称之为:传送廓、会阴廓、清净廓、关泉廓、养化廓、抱阳廓、水谷廓、津液廓等。“八廓”二字最早见于宋•陈言《三因方》。给八廓首次绘图的是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但在配位上与五轮重叠。明•葆光道人《眼科龙木论》对八廓虽有论述,但无定位。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一书中,以八卦为思想基础,以《内经》为理论依据,首创八廓与八卦相结合,用四正(东、南、西、北)、四隅(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方配伍,并与脏腑建立关系,以眼部血脉丝络变化为辨证依据,创立了“验廓辨证”之法,从而形成了八廓学说。

现代学者对八廓学说进行了研究。姚芳蔚〔10〕对八廓的存在性,及其在中医眼科临床中的实用价值进行了探讨。他结合微循环学说,综述大量近代医学家对八廓学说的看法和有关资料,提出八廓学说可用于识病、识证,探求病机与治疗方法。同时也可判断病情与预后,对某些疾病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因而认为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以冀在存废问题上作出正确答案。程世明〔11〕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八廓特定方位上的球结膜微循环情况,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主要分二组进行,一组为全身性疾病39例,中医辨证与八廓辨证相符者占73%;另一组为73例,相符者占64.4%。认为八廓学说有位有形,血脉病变,明见于外,八廓辨证能较客观地反映机体对疾病的应激及眼与脉络、经络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对比观察。观察300例的结果表明:后天窄三焦配位图、后天宽三焦配位图和眼针宽三焦配位图的诊断符合率均为82%。先天窄三焦配位图为77%,先天宽三焦配位图为75%,且全身性疾病的符合率高于眼病,男性左眼符合率高于右眼,女性右眼高于左眼,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男女左右眼之间的区别。现代大多数眼科家对这一学说的看法基本上与历代相同,所出版的多本《中医眼科学》绝大多数不提八廓学说,或者提出“直接采用八方分属”等。甚至有人认为该学说为“理论形式之学,非实际经验之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人无所适从”等等。成都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眼科学》1985年版,强调了八廓学说可作为眼科辨证的一个方法。

肝窍学说

肝窍学说是中医脏腑学说的—个分支,专论肝与眼目的特殊关系。肝窍学说源于《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论之“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说明目能视是肝生理功能正常的表现;《灵枢•经脉》所述“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连目系,上出额”则强调肝与目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此后《刘河间伤寒六书》“目得血而能视,其证足厥阴之经所生也”,而《审视瑶函》认为:“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为肝胆发源,内有脉道孔窍,皆上通于目而为光明”,说明脏腑之精微物质上行濡养于目,使目发挥其生理功能。肖国士〔12〕在分析了其起源、形成和发展后,认为肝窍学说起源于《内经》,理论形成于唐代,并经历了病源与病证两个发展阶段,而宋以后医家对其做出进一步地发挥,奠定了今日眼科的虚证和内障眼病主张肝肾同治的理论基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