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眼科临床论文
作者:高丽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患者体位不当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使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由于体位的因素,在确立参考值时,应考虑门诊和住院患者可能存在的结果差异,故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体位的一致性。
不能及时地采集标本因为眼科请假回家的患者多,所以有些患者不能及时到达病房抽血化验,导致采集标本的延迟。
采血部位不当主要是在输液同侧取血,使血液稀释,严重影响被测物浓度。输脂肪乳后直接从输液的静脉中采血,导致了许多结果错误。正在输葡萄糖溶液其血糖结果肯定升高,补钾的同时采血,就会出现血钾偏高。
健康宣教不到位对抽血而言,很多患者存在着紧张、焦虑的情绪,担心血抽了以后会影响身体,拒绝抽血;个别患者有晕针的情况。这些都会给采集标本带来一定的隐患。
条码打印不及时医嘱处理完以后,由主班的护士负责打印出来,有时会出现医嘱处理正确,而化验条码未及时打印的情况,致使采集标本不能按时进行,延误了手术的进行。
患者自身因素是影响血标本采集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应具有良好的行为举止,谈吐亲切,面带微笑,消除患者的紧张害怕心理,避免患者因紧张造成不易采血,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采血前12h要禁酒,6h禁饮、禁食,嘱患者不要请假回家,采血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进食、是否服药等,对采血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患者,可安排其休息半小时后再采血,避免因患者过度紧张造成的穿刺困难,并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加强血标本采集流程的管理,规范采集流程,防止血标本采集错误,从而帮助疾病的准确诊断。具体来讲,护理人员在采集标本时应仔细核对检验的项目,根据项目选择恰当的采血管和采血量,避免重复采血而引起患者的不满,产生护患纠纷。
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头,立即松止血带,既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又降低了血管压力,进而减轻了穿刺的出血,降低了皮肤的淤斑率;松止血带后,由于试管内的压力,血液会流入试管内,待采血量距所需血量试管刻度上0.3cm时拔针。拔针后,由于真空管内残存的压力,采血管内约0.3ml血液会流入试管内,即达到所需血量。这样就有效避免了血液的浪费[2]。
在保证穿刺成功的基础上,真空管负压不够或管帽漏气,导致血流不畅,应立即更换新的真空管采血;采血针头紧贴血管壁,可以调整针头的位置,如患者血管痉挛,可以在血管上端热敷,保证采血的顺利进行。
推荐的采血顺序血培养→血凝管→血常规管→血沉管→生化及其他管[3],对防凝的血样混匀时要均匀摇动抗凝管,左右颠倒不能少于8次,避免强力振动,发生溶血。避免溶血的护理措施:向真空管中插入针头后,尽量斜插以缩小血液落入试管壁的距离,减少血液与试管壁碰撞造成的溶血;使用真空负压管时,血液一定要混匀。让血液充分吸收负压,以免管内的负压挤压血细胞,导致血细胞破碎,出现溶血[4]。血标本要及时送检,避免因存放的时间过长引起血钾升高或血糖浓度降低。
在采集血气分析中应该注意:一般选择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动脉的搏动感强弱选择,通常选择桡动脉和股动脉。桡动脉血管虽细,但在腕部和桡侧易于触摸,便于穿刺和按压,可有效防止血肿的形成[5];拔针后,注射器不能回抽,只能稍外推,使血液充满针尖空隙,并排出第一滴血弃之,让空气排尽,用橡皮塞封住针头,立即送检,从采集标本到完成测定,期间最好不超过30min[6]。
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做好查对工作,避免差错的发生,正确及时地贴好条码,各班在核对医嘱时要核对采血试管,检查真空采血管的粘贴是否正确、完整,以便于抽血和化验。采集标本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是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标本采集的重视,在做好查对工作的同时,正确做好标本的采集,减少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好地为手术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