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养生论文 » 正文

佛教文化中养生理念论述

2021-4-9 | 养生论文

作者:陈昱 任秀琪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佛教徒日常生活中的养生

(一)饮食方面佛教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饮食方面。饮食对于人来说,是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汉书》谓“民以食为天”。同时,饮食与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而佛家则通常还以注重饮食心理方面的健康来达到修行的目的,如《大智度论》中所说的“食为行道,不为益身”,就是指饮食可作为修行得道的条件,也就是说可将饮食做药想。怎样饮食,在佛教中也有详细的规定。如佛教文化中特别强调饮食要有节:不可过饱,亦不可太饥,同时要求饮食必须要按时。例如在《增一阿含经》中就提出:“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奎塞,坐卧不安。”《增一阿含经》中还说道:“若限分少食,则食赢心悬,意虑无固。”[6]这些内容与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所表述的“饮食过多则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的基本思想正好一致,所以在佛教修行过程中,出家戒便明确规定“不非时食”,即过了日中之后,不再吃东西。在具体饮食内容方面,佛教的饮食与养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1.素食《涅??经•四相品》等很多佛教经籍中都有“不结恶果,先种善田”、“戒杀放生”、“素食清净”等佛教养生思想。认为只要吃众生肉食便会断慈悲种。梁武帝时期,颁布了《断酒肉文》,提出不进酒肉腥是出家僧侣必须遵从的修练行为。梁武帝本人也以身作则,要求自己“日止一食,膳无鲜腆,唯豆羹物食而已……不饮酒”。从此之后,汉族的僧人便开始全面吃素。从养生的角度看,肉食过多确实对健康有害,中医在此方面也早有论述。《皇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就提出“膏粱之变,足生大定”。主要意思是认为过食肥美的肉制品,多易产生大的疗疮。在《皇帝内经•异法方宜论》中也说:“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形体,其病生于内……。”提出西方人因多食肉类,使体盛脂肥,虽然外邪不易侵入,然而中满易滞,所以病多生于内。而生于内的疾病比外邪所致生于外的疾病更为严重。[7]现代科学中也有研究表明肉食过多,不仅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引发消化系统疾病,还会使胆固醇增高,血粘度上升,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与肉食也有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认为素食更利于健康、长寿。如:①素食营养丰富,人体最需要而又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空气”,说明人需要从食物里获得的营养在素食里全都有。②素食使人聪明。《大戴礼记》云:“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前人的这种认识也在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证实。③素食可以抗癌,防治多种疾病。此外,素食还有美容、减肥,使人神清气爽等诸多益处。

2.饮茶茶与佛教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佛教的修行之法为“戒、定、慧”,而“定、慧”则可通过坐禅达到。禅宗在中国逐渐弘扬,坐禅也成了出家人的必修课。如果不处于真正入定的状态或坐禅时昏沉,对禅修就会造成不利。基于以上原因,禅僧在饮茶上养成了一种习惯。唐代《封氏闻见记》中提出:“(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佛教文化中最初的饮茶主要是为了在坐禅修行中达到驱除睡魔与疲劳的目的。饮茶不但有助于佛教文化中的修行,而且同时还具有养生保健的重要功效。早在茶被人们普遍饮用之前,中医就把它当作草药来发现并且在治疗疾病中使用了。《神农食经》记载有“茶茗宜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在神医华佗的《食论》也有记载:“苦茶久服,益意思。”[8]而在现代社会,经过广泛的科学研究和论证,认为饮茶对人体健康方面有多达61种以上的保健功能,同时还对二十余种疾病具有非常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效果。专家们经过对茶叶进行多方面的科学实验分析后得出鉴定,在普通的茶叶内含有各种有利于健康的化合物就多达500种以上。[9]正因为茶有着种种功效,饮茶也就逐渐成了禅寺的日常制度,成了僧众们的主要生活内容。在各种寺院内,都专设“茶堂”供寺僧进行饮茶、辩说佛理,或利用“茶堂”作为待客之用。僧众们坐禅时,坐一炷香的时间后就要饮茶,用来提神集思。寺院住持请全寺僧众一起吃茶称为“普茶”;每逢佛教节庆大典时,寺院还要举行庄严盛大的“茶仪”。后世尊为“茶圣”的陆羽,自幼被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一手高超的采制、煮饮茶叶的手艺。陆羽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了很多善烹煮茶叶的高僧,后来著成《茶经》一书,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这也反映了佛教与饮茶的关系。

3.不饮酒不饮酒是佛教中重要的戒律。除了出家众僧不能饮酒之外,在家居士受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家修行的菩萨戒中都有不饮酒这一内容。一方面,佛教要求人们断除“三毒”(贪、嗔、痴),而认为饮酒是一种物质生活享受,是要求必须禁止的。而在另一方面,佛教文化中还认为饮酒能促使人有“乱性”行为,会导致人产生很大的罪过,非常不利于修行。《四分律》卷对饮酒也有记载:“佛告阿难:凡饮酒者,有十过失。何等十?一者颜色恶,二者少力,三者眼视不明,四者现嗔患相,五者坏田业资生法,六者增至疾病,七者益斗讼,八者无名称恶名流布,九者智能减少,十者身坏命终堕三恶道。阿难,是谓饮酒者有十过失也。”酒精确实对身体有较大危害,饮酒过量,危害更大,不仅会造成酒精中毒,引发各种疾病,而且能使人乱性丧智,行为失去控制,从而给自身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但是,释迦牟尼佛也懂得酒在医学上的应用,并允许在生病的时候可以用酒来治疗疾病。可见佛教的戒律也不是死板教条的,而是灵活运用的。

(二)强调劳作唐代马祖道一禅师制定了“丛林清规”,提倡农禅结合,习禅之时,种地劳作,寓禅修于劳作之中。其门下百丈怀海更进一步,还特将禅林劳作与修行相结合,倡导“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仅禅门如此,劳动干活也是出家人必须做的事情,寺院劳作叫做“出坡”,目的在于节俭,自食其力,同时也是一种思想品行的修行。实际上,劳作这一方式,既改善和促进了生活环境,也非常有利于养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