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物流管理论文 » 正文

物流管理教学难题与改善

2021-4-9 | 物流管理论文

作者:樊斌 刘萍 陈志英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

我国物流管理教育起步较晚,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比较缺乏。现有教师或是从其它专业转行而来或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了解较少,实践经验更是缺乏,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同时,为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不能提出异议,课堂讨论更谈不上,这样就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只局限于书本,对实际问题缺乏相应的解决能力。由于缺乏在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先天不足,指导学生实习进行动手能力训练时的效果欠佳。

(二)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师为完成在32学时内完成《物流管理》课程全部内容的教学任务,只能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流于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授课时间的比例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授课教师理论知识掌握非常好、而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学生缺少对物流知识的感性认识,单纯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感觉与实践距离太远。第三,知识更新速度缓慢。21世纪是知识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需要最新最快的信息来充实自己。但是现有教学内容与时发表展脱节,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目前的物流管理教学方法中实践教学匮乏,大多采用物流管理教材中的案例进行简单的案例教学法,缺乏能够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模拟仿真实验法、社会调查法以及校外实行法等。由于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且建设落后,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等因素,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物流管理的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同时,传统的以黑板、粉笔为主的教学手段仍占主导,现代教学技术还远没实现其应有的巨大作用。有些学校虽然有了计算机、校园网、语音教室的现代化设施,但其利用率还不够理想,只有观摩课上有所应用,平时教学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并不多。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物流管理》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这样教师授课时才能灵活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学术活动,与国外高校建立一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定期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担任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顾问或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同时,创造机会派遣中青年教师赴国外知名院校进行考察、学习和教学工作或参加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论坛,进一步培养与引进教师,优化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这样,教师不仅可以收集教学素材、掌握更多的实践案例,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二)适当及时增减教学内容

《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长期追踪国内外学科的发展趋势,注重中国物流管理精髓的发扬和运用,及时掌握物流管理学科前沿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注重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通过课程总结、翻译教材、推广教材补充读物,以及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等,突出物流管理课程的特色,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建立纸质资源、网络资源、师资资源的一体化体系,及时更新、充实课程资源与信息,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示范作品、学生优秀作业等,并及时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其学术价值,增强其传播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方法方面,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建立《物流管理》案例库,教学过程以案例导入,进而进行理论讲述,变抽象的理论为直观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中,对于非重点难点的部分章节,教师提供学习大纲由学生自学完成,既解决了课堂学时有限的问题,也锻炼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程的主要内容采用直观、生动和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学校公共网络平台中的“教师社区”为教师开辟的个人网页,建立了与学生教学互动的机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案例、视频案例、教学模拟软件、经理讲坛和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借助专题研究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