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师德论文 » 正文

德教为先的凭据及策略

2021-4-9 | 师德论文

作者:叶友华 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德教为先的思想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教为先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关系上,要坚持以德教为主的原则;在学校教育中,在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上,则强调坚持以德育为首位的原则。早在《礼记•学记》上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可见,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意思是说,从政时,你用政令和刑罚来压服,那么百姓可以做到不犯罪,但是并不能使他有羞耻之心;如果你用道德来教化他,用礼来引导他,那么他就不会犯罪,并且有了羞耻之心。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也就是说,只要以仁德治国,就能化难为易,广泛地赢得民心。所以儒家认为,为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在于道德教化,“善政”不如“善教”,道德教化是为政的根本。为了实现对国家管理和对人民的统治、治理,孔子竭力主张“以德教民”,对庶民百姓广施教化,要“道之以德”,反对“不教而诛”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第一位是道德教育,要把道德教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德教为先,把德育放在“治世”和“治学”的首要位置,企图通过“文、行、忠、信”的教育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同时,又强调“德教”的目的是启发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加强自我修养,完善个人品格,自身修养与锻炼是实现“德教”目的、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途径。中国古代各家各派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自我道德修养问题,尤其以儒家学派对修养问题阐发得最丰富、最深刻、最一以贯之,使之几乎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修身为本是儒家对道德人格培养问题的基本定位,并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儒家认为自我修养的关键在于内心自觉、严以律己,并提出了诸如修己、克己、自省、自反、慎独、改过自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和方法。重视主体内在的道德理性自觉,进行自我品行的冶炼,涵养德行,实现理想人格,即所谓“吾欲仁,斯仁至矣”。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只要自觉地致力于提高自身价值,立志向善,就一定能够成就一个“成仁”和“取义”的道德高尚的人。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历来重视德教,教育首先要教会做人。《三字经》里就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没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一定是对社会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的人。这种人本事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会越大。所以,教育决不能只看智育,而必须强调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德教为先的思想启示我们,高校德育应以人为本,德教为先,并把它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高校的师德建设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把“德艺双馨”教师的培养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问题。众所周知,大学应具备三个要素,即大楼、大师和大学精神。高校里的教学单位就应该是出大师的地方,有了“德艺双馨”的校级名师,省级名师,国家名师,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学校才有希望。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德教为先的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要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

高校师德建设贯彻德教为先的对策措施

2010年5月我国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中国先贤曾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就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必须更加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在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把德教放在首位,即德教为先。

(一)正确理解师德的内涵是贯彻德教为先的前提。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师德即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者的道德要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如果我们把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共同形成的道德,诸如负责任、诚信、勤奋、公正、宽容等称为“公共道德”,那么师德则是这些“公共道德”在教育活动中的延伸或提升。它表现为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岗位的热爱,对专业知识与真理的刻苦追求。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教师节讲话中指出:“师德就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良好的师德是实现成功教育的关键,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础。师德是教师职业实践的产物,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