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态效益论文 » 正文

谈退耕还林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2021-4-9 | 生态效益论文

作者:吴玉晴 郭建斌 王百田 任烨 毛泽秦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平凉市水土保持研究所

土地利用数据数据来源有3个方面。一是当地的村委会、水土保持研究所提供的1998—2010年退耕还林前后的资料数据库,涉及土地利用状况、粮食播种面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二是纸坊沟流域1998—2010年的土地利用图,主要包含农地规划和农田基本建设,农、林、草地等地类界线;三是走访调查,分别对乡、村、户不同层次进行调查访问,以核实土地利用的历史情况是否与土地利用图相符。在此基础上运用遥感工具,对该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了解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土地利用的现状。

农村社会经济数据PRA是指参与性农村评估方法[8-10](participatoryruralappraisal,PRA),即通过与研究区的居民进行非正式访谈,以了解地方的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是对传统的抽样调查方法的替代和补充,其特点是应用范围广、成本低、参与程度高、综合性和灵活性强等。本研究应用PRA的半结构访谈(semistructruedinterviev)工具进行,了解该地区1998—2010年社会经济情况。

调查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参与性农户调查方法,保证调查内容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调查共涉及35户农户,时间为2011年5~10月。

土地利用结构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基本载体,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会改变土地利用结构[11]。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长期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8]。因此,在遵循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原则的基础上,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是该区控制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之一。本研究在调查和收集当地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土地动态度模型中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12-13]作为衡量土地利用变化的标准,其表达式为:K=(Ub-Ua)/(UaT)100%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类型的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和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的时间段,其中当T的时间段设定为年时,K为该研究区某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2000、2010年甘肃平凉市纸坊沟流域土地利用情况统计见表1。由表1可知,2000—2010年平凉市纸坊沟流域耕地利用的年动态度为-7.51%,园地的年动态度为-4.49%,林地的年动态度为4.86%,草地的年动态度为14.87%。从表1还可以看出,纸坊沟流域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林地草地的面积大幅度上升。结合平凉市纸坊沟流域退耕还林的实际情况发现,减少的耕地主要为坡度>25°的坡耕地,个别村庄>15°的坡耕地一次性全部退耕,减少的耕地集中分布于纸坊沟流域中下游地区。而园地中,果园地动态度为6.03%,瓜菜地动态度为7.65%,小麦地动态度-11.74%;其中,果园和瓜菜地增加明显,小麦地减少突出,小麦地的减少与当地政府退耕还林的钱粮补贴政策有关。从同期比较看,耕地的利用动态度的绝对值小于果园地和瓜菜地。土地利用结构反映了因地制宜原则和市场需求的方向。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农作物播种结构也发生变化,小麦、玉米、荞麦、蔬菜类所占比例变化如表2所示。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急剧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1998—2010年纸坊沟流域经济收益较低的传统粮食作物小麦种植比例急剧下降,减少了16%;荞麦的种植面积持续走低,1998—2010年均在5%~15%的范围内波动;收益较高玉米、蔬菜面积总体增加,分别增加了14%和11%。说明高效农业已成为纸坊沟流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

产业发展的空间效益调查发现,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纸坊沟流域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用林、畜牧业等特色产业,产业发展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下游地区在结合该村特点的基础上,沿流域东西两侧分别建立了砖厂、骨素厂、养猪场,为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做出了贡献;中游地区以当地土壤、气候、地形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形成以苹果、梨、葡萄为主导的林果业,优势显著,是该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上游地区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为主,在退耕还林地里种植核桃树,这些林业经济作物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城乡结合处,现代化的设施为城镇提供了大量农副产品,棚栽业、城郊养殖业成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益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指退耕还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等,以及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14]。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因此其生态建设的核心是水土保持[15-16]。调查发现,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纸坊沟流域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出发点,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下游>25°的坡耕地有95%被退耕还林,中上游的坡耕地被改成水平梯田、果园或林地;15°~25°的坡耕地中,通过建设水平梯田、植树造林等水土保持措施,改善土地的生产条件,保证土壤肥力;部分县区坡度>15°的坡地则一次性全部退耕为林草地。据有关部门预测,2012年纸坊沟流域年平均输沙量较退耕还林前的1998年下降约6%;年径流量将增加约1000m3;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将提高至47.5%。

农民经济收益退耕还林是通过终止在陡坡地上的耕作,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可从农民人均收入中体现出来。退耕还林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使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林产工业、森林旅游业等第二、第三行业的发展,吸纳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内部发生了生产力的转移,表现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14]。对研究区的调查显示,退耕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整体来看是上升的,增幅因村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表3)。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除甘沟村农民人均收入下降275元外,纸坊沟流域其他地区的农民收入均呈增加趋势。结合农户调查,发现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为退耕前农民大多数都以种地和畜牧为生,粮食和牛羊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收入水平低。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该流域的大多数农民将手中的土地改种植经济林或用材林,政府加以补贴。随着耕地园地的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外出打工、经商人数明显增多,而且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使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多。虽然退耕以后纸坊沟流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整体来看逐年递增,但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同,农民收入的特征也不同。从表3可以看出,大多数村的人均收入均有所增加,其中土坝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最高,达4213元。其原因是该村离平凉市区较近,交通较为便利,大部分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得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转移。与此同时,农林业生产老少皆宜,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分配。此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政府向该村居民征地也成为其收入的来源之一。桂井村的人均收入增长量次之,为1826元,其原因是该村离市区较近,交通便利,便于外出务工;与此同时,该村处于纸坊沟流域下游,有大块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地,有利于发展林果业和园林花卉种植业以及种植玉米、荞麦等高效益作物,在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基础上,提高了产量,加之交通便利,降低了运输成本。买家村的人均收入增长量较少、为28元,甘沟村为-275元,其原因是该两地地处纸坊沟流域上游,交通不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农民以传统农业为主,加之对土地的依赖强,而土地贫瘠,环境恶劣,生产工具落后,大多数农民基本只能解决温饱的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