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信贷管理论文 » 正文

完善信贷结构的原则和建议

2021-4-9 | 信贷管理论文

作者:程凤朝 李莉 庄鹏冲 兰全昌 单位:湖南大学 北京大学 中央汇金公司农行处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管理部

银行信贷结构的合理优化,首先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以刺激性信贷政策对抗经济滑坡,银行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短期内的天量信贷投放给银行业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如房地产泡沫、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加大等问题。一般来说,新增贷款的风险暴露要延续一两年(吴小玲,2009)。商业银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对消除金融危机以来所实行的刺激政策给宏观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具有重大意义。其次,信贷结构的合理优化有利于应对监管政策的变化。随着美欧监管改革法案与“巴塞尔协议III”的落实,国际金融去杠杆化进程不断加快。优化信贷结构,节约经济资本,顺应改革方向,满足监管要求,已然成为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最后,银行信贷结构的合理优化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同业的挑战。加入WTO后,“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即拥有优良客户多的商业银行将赚取超额利润,而收益的增加将使其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应在自身既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把改革发展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贷款结构,巩固和发展优良客户,以取得在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的总体评价

自从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以来,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内地及香港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各行法人贷款余额大幅增长。2010年年底工行法人贷款余额为47003.4亿元,是2007年年底的1.6倍;农行法人贷款余额由2008年年初刚刚剥离时的22662亿元扩大到2010年年底的3595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2010年年底中行公司类贷款余额为38950.4亿元,是2005年年底的3.5倍;2010年年底建行公司类贷款余额39768.7亿元,是2007年年底的2倍。同时,各国有银行法人贷款的不良率持续下降,工行该项不良率由2006年年初的3.79%下降到2010年年底的1.08%;农行由2008年年初的4.73%下降到2010年年底的2.38%;中行由2006年年初的4.04%下降到2010年年底的1.1%;建行由2005年年初的3.84%下降到2010年年底的1.14%①。可见,近几年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信贷资产结构的调整,但信贷资产也存在行业间、区域间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一)股改以来,信贷结构趋于优化

以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实行投资拉动经济而投放天量信贷为契机,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贷款集中于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产业。从行业贷款余额来看,2011年6月末四大商业银行的法人贷款主要集中于六个行业,包括: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商业及服务业。如表1所示,工行和农行的贷款集中度相对较高,贷款余额排在前四位的行业在总贷款中占比超过60%。另外,除工行外,制造业贷款占比在其他三行中均居第一位。在四大商业银行贷款中占比较高的行业,不仅是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支撑点,也恰恰是与我国民生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行业,在经济保持高位运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房地产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分别为5.56%和4.73%。商业银行在这些行业的贷款集中度与国民经济发展形成共振,二者具有联动共生性,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如果没有四大商业银行信贷的集中投放,GDP维持在8%以上的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走完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而中国与他们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信贷在这些行业的集中投放不仅是为应对金融危机,也是我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贷款向风险相对较小的行业转移。从贷款质量来看,四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逐渐向风险相对较小的行业转移。以农行为例,农行的贷款分布在55个不同行业②。2010年年底,其全部法人贷款不良率为2.38%,其中,27个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低于平均水平,其贷款余额占比为54.68%;我们将2007年年底剥离的各行业贷款还原到2010年年底,其中23个行业的不良率低于平均水平,贷款占比提高到58.66%。对比上述行业,从中挑选出还原前后不良贷款率均低于平均水平(“两低”)的行业共16个。2010年年底这16个行业的贷款余额在全部法人贷款余额中所占比重比还原后高5.44个百分点①,这表明,农行股改以来信贷资产逐渐从风险较高的行业向相对风险较低的行业转移,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3.贷款流向“三农”领域趋势明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近几年商业银行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尤其是农行,充分体现了“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服务宗旨,截至2011年6月底,农行在县域的贷款余额为16684.4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2.2%。县域贷款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等中小企业。再如,工行也积极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中小企业,2011年6月底工行在批发、零售及住宿的贷款余额比2010年年底大幅增加23.2%,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

(二)问题不容忽视,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尽管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信贷结构优化取得很大成效,但通过对年报和分行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各行信贷结构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1.房地产行业贷款规模偏大。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增加信贷投放和贷款优惠的措施,房地产业成为最受益的行业之一。在不断加大信贷投入的同时,还实行优惠的利率政策,使得商业银行对房地产的贷款猛增。表2显示了四大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公司类贷款余额及其占比,尽管2009年天量信贷投放使得四大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在公司类贷款中的占比变化幅度不大,但是2009年工、农、中、建四行对房地产企业贷款余额增加幅度较大,分别比2008年增加21.39%、24.99%、22.71%和12.34%。尽管房地产类贷款是各商业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目前四大商业银行在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低,均低于全行平均不良率水平,但如今在房地产面临空前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商业银行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虽然各方面的压力测试表明房价下跌对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不大,但商业银行过度依赖房地产信贷的发展模式不仅加大了房地产调控保持长期性和连贯性的难度,而且对银行自身来说,长期内的系统性风险也难以避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