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哲学思维教育论文 » 正文

创新素质与马哲思维关联性

2021-4-9 | 哲学思维教育论文

本文作者:匡促联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依据特定的实验和数据来逻辑地追求事物的可重复性和可证实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它采用的方法更多地带有实证性、精确性、收敛性,偏重于对事物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几乎都是在迥然相异的材料中通过梳理事物间彼此关系,试图从偶然中找到必然的思维方式,由于它的研究对象大都无法与其他事物相隔离,几乎无法以纯粹形态进入到人们的研究视野,故其研究方法更多地带有模糊性和发散性,横向思维、归纳推理等是其常用的思维形式和方法,偏重于对事物作定性分析。由于科学思维本质上是一个由已知信息合乎逻辑地发现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是人们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求解工具,故在人们的创新活动中,科学思维是一种运用较广较多的创新思维。

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又称形象思维,是人们依据感觉、想象、情感体验等直观形象来感悟事物本质及规律的思维方式。艺术思维不像逻辑思维那样对信息的加工是一步一步、首尾相接、线性地进行的,而是通过调用形象性的信息材料,由一个形象平行地跳跃到另一个形象以形成新的形象。艺术思维的这种非逻辑性表现尽管常常使得它的思维结果带有或然性,有待逻辑的证明或实践的检验,但艺术思维主体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突然获得意外创新成果的直觉能力,以及基于现有信息的加工而获得新信息输出的想象能力等一直是人类进行创新的必要思维。譬如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中,艺术思维的彰显可以帮助艺术工作者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凭借其直觉和想象来摆脱惯常的思维套路,从而于突发奇想中产生独特的艺术构思。在科研活动中,爱因斯坦通过构思人的自由下落这一理想化实验,以及想象自己骑在一束光上去旅行而推动了相对论的诞生就是艺术思维促进科学创新的经典案例。

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是人们通过不断的思辨、反思和批判以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或规律及提供最一般方法论的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注重的是运用具有超越性的思维方式(即超越单一的科学思维或艺术思维)去把握世界,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具体的创新活动中,哲学思维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帮助人们整合和完善其科学思维或艺术思维,并弥补科学思维或艺术思维的不足,为人们更好更快地实现创新提供指导:首先,哲学思维为创新提供了一种认识基础。即哲学思维是从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及主客体相统一的高度来把握创新,它为人们提供了所需要的根本看法、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为创新的开展奠定了宏观的认识基础。其次,哲学思维可以为创新作出整体的设计和把握,而不是局限于运用某种科学或艺术的创造技法来揭示事物的“是什么”和“怎么样”,对于事物“为什么”、“应如何”等追根溯源或价值探寻问题,哲学思维也能给予回答,而别的创新思维则很难越俎代庖。最后,哲学思维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因为哲学从不满足于表层的、局部的解释,而是追求更高、更深、更广的知识和价值,这种永不满足的“求”让哲学思维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创新精神培养力量,它将明显地改进和提高人们的创新精神。

综上,科学思维、艺术思维和哲学思维是人们提高其创新素质不可疏忽的关注内容,但哲学思维凭借其博大而深邃的认识视野,以及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整体揭示、理性批判和深刻反思,使得它在创新活动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创新思维角色,是一种能够有效指导科学创新活动或艺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思维。而作为哲学思维的优秀代表,独具特色的马哲思维及其在提高人们创新素质上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尤为引人瞩目。

所谓马哲思维,是指基于实践而形成的对世界最一般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予以唯物辩证地概括、批判和反思的理论思维。其具有下列几个基本特征:实践性。马哲不象以往学院哲学那样囿于哲学家封闭的自我精神世界,从概念到概念进行思辨性推演,而是主张从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即实践出发,从实践的高度来理解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及其时代特点,不仅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来自实践,都要转化为人的思维方法并最终付诸实践,而且十分重视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丰富和发展。正是因为实践是马哲进行理论创造唯一的活水源头,使得“在实践中思维”成为了马哲思维区别于其他哲学思维最根本的特征。

抽象性。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抽象对象和抽象结果往往停留于主观世界或狭隘物理世界的普遍性质和一般规律不同的是,马哲将人类的抽象能力发挥到最高限度,其抽象对象和抽象结果是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普遍性质和一般规律,力求在对象的总和意义上把握“无限”的抽象,以达到“以一统多”、“以简驭繁”的思维效果。譬如在对“物质”特性的抽象上,旧唯物主义哲学思维都不能超越具体物质的表象,所把握的总是有限领域内具体物质的性质,并不能提供整体的、本质层面的普遍性。马哲通过摆脱感觉经验之束缚,进入到了一个超越具体实物论的层次,用“客观实在性”这几个字对世界上已有的和可能的、有限的和无限的具体实物的最普遍特性进行了最高的整体抽象。总之,马哲的抽象始终是一种力求在最大范围、最大限度上把握事物最普遍特征的理性创造,并不是一种随心所欲、断章取义的想象和臆造。

唯实性。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首先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一方面肯定物质决定意识,彻底地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另一方面指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这使得强调思维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成为由哲学基本问题引申出的重要方法论,而且也赋予了马哲主张人的思维必须而且能够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乃至崇尚实事求是的唯实特征。透过马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尊重世界本来面目的唯实思维的展现为马哲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奠定了坚实的认识基础。

辩证性。马哲认为,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的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其变化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矛盾。这反映出马哲在认识事物时其思维展示出了远离形而上学的鲜明辩证特征:首先,马哲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表明其理论思维不是一种以孤立眼光来看待世界的狭隘思维,而是一种在联系中思考一切事物的整体性、多向性、开放性的思维。其次,马哲关于以矛盾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一切的观点凸显出其理论思维并非是片面的思维,而是坚持用对立统一的“两面神思维”去认识和把握事物,而这种“两面神思维”通常是人们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思维方法。例如爱因斯坦的理论创新似乎大多与对立统一和相互联系有关,正是通过有意寻求对立双方同时存在和相互联结的情形,使爱因斯坦能够从对立中找到统一,从表面上看似不合乎逻辑的现象中提出了合乎逻辑的假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