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国际货币论文 » 正文

国际货币创新为何难以突破

2021-4-9 | 国际货币论文

作者:叶芳 杜朝运 单位:厦门大学

美元网络外部性分析

(一)网络外部性的含义及特征

1.网络外部性的含义。所谓网络外部性,是指一个消费者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随着消费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论是物理网络还是虚拟网络,都存在着网络外部性①。著名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Law)形象地描述了网络外部性现象,即网络的价值与其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对一个拥有n个用户的网络来说,该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n•(n-1)=n2-n成正比。按照来源,网络外部性可以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KatzandShapiro,1985)[7]。其中,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由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导致的产品价值增大,也即使用同一产品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增加其他使用者的消费效用;间接网络外部则指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从而间接增加了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的效用。

2.网络外部性产品及其市场均衡的特征。

第一,外部性产品具有双重规模经济和正反馈效应。从其定义及分类可以看出,网络外部性实际上体现了需求方规模经济(Demand-sideEconomiesofScale)和供给方规模经济(Supply-sideEconomiesofScale)的双重特征。需求方规模经济是指产品或服务对消费者的价值随着该产品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网络外部性与直接网络外部性的定义直接体现了需求方规模经济的特点。供给方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随着其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生产的规模经济,间接网络外部性体现了这一特点,即互补品产量的增加导致其单位产品价格的下降。无论是需求方规模经济还是供给方规模经济都会导致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效应,即市场竞争中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如果更多的人使用一种产品,从需求方规模经济来看,该产品对消费者的效用就会增加,更多的人会加入消费的行列;从供给方规模经济来看,因为其互补品单位成本的减少而降低了价格,从而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该产品。两者的共同结果是该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其相应的竞争者一开始就处于劣势,无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市场规模难以扩大,甚至原有的市场份额也被侵蚀,最终只能退出市场。

第二,网络外部性产品的市场均衡具有路径依赖和锁定(Lock-in)性。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已有的消费者决策受其前期决策的影响(即消费惯性),后进入的消费者决策不仅受到前期消费者决策的影响,还受到前期市场初始事件的影响,即路径依赖。初始条件或偶然事件使得某种产品首先进入市场,其用户基础得以形成、互补品得以发展,正反馈效应进一步推进了市场均衡向着有利于该种产品的方向演变,市场将最终均衡于由该产品垄断的状态。因此,一旦路径依赖最终选择了某种产品成为市场的垄断者,在正反馈效应下,这种垄断地位往往具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使得网络外部性市场均衡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往往会锁定在这种均衡状态中。

(二)美元的网络外部性

ChinnandFrankel(2005)[8]指出,由于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使用英语,且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因此,如果有人需要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时,他一定会选择别人都在使用的英语,尽管英语并不一定都符合世界通用语言在诸如内在美、简洁、有效等方面的标准。此即英语的网络外部性。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与英语一样,其对使用者的价值与他人的使用有关,使用的人越多,国际货币对使用者的价值越大,其网络外部性同样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前者表现在使用美元的人越多,美元的流动性就越大,个人在使用该种货币时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小,从而引致更多的人使用该货币;后者表现在使用美元交易的人越多,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美元的交易站点(TradingPost))就越多,美元交易者就可以更快、更容易地找到交易对手,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也增加了美元的使用价值。上面谈到,网络外部性产品具有双重规模经济和正反馈效应、路径依赖和锁定性的特点,美元及其市场均衡也不例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双重规模经济和正反馈效应方面。需求方规模经济能够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流动性越大,越能吸引其他人使用;而使用者越多,美元的流动性越大,于是形成自我增强的循环(Self-reinforcingCycle)。同时,美元也存在供给方规模经济,即美元交易网络和市场规模的扩展,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交易双方匹配加快,使得美元的做市商可以持有较少的现金存货,这也降低了成本。在需求方规模经济和供给方规模经济的双重作用下,美元就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其他开始处于劣势的国际货币则难以发展甚至可能退出市场,即存在强币更强,弱币更弱的正反馈效应。

2.路径依赖和锁定方面。一旦货币统治地位确定,改变是困难的。美元的使用之所以存在路径依赖,除了使用惯性外,转换成本和学习成本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使用者从美元转向另一种国际货币存在转换成本,既包括兑换成本及兑换后可能面临的货币在币值等方面的不确定性等,又包括学习使用一种新的国际货币的成本,这种转换成本往往很高,因此人们往往没有动力离开现有的网络,除非其他人同时这么做。路径依赖和正反馈效应的共同作用使人们对现任货币存在强烈的惯性偏爱(InertialBias),从而使该种货币成为稳定的市场垄断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市场均衡因而可能处于锁定的状态。

3.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国际货币的某些决定因素即便已经发生变化(如一国经济或政治实力的减弱),也不会立即引起该货币地位的变动,国际货币地位的相对变化会存在一个较长的滞后期。换句话说,由于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一种国际货币与其发行国经济地位之间会存在错位的现象。一方面,国际货币地位上升往往滞后于一国经济地位;另一方面,当发行国失去经济领先地位后,在国际货币的地位会因“惯性”力量在较长时间内得以维持(曹勇,2010)[9]。这一点始终贯穿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史。17~18世纪的荷兰盾即使在西班牙、法国已经取得政治和军事上的霸权后,仍然作为主导的国际货币存在;英镑在英国经济实力连续几十年稳居世界首位之后,才取代荷兰盾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并在金本位制时期一直保持霸主地位;美国的经济实力在19世纪末期就已经超过英国,但直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才取代英镑成为主导的国际货币,并持续到现在。因此,且不说当前美国经济实力仍然稳居世界之首,即使其失去经济领先地位,网络外部性也将使美元的主导地位在较长时间内得以持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