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电子政务论文 » 正文

电子政务危机管理体系创建思考

2021-4-9 | 电子政务论文

本文作者:郭景涛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伴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政府用于应急报警系统的投入逐年提高,报警系统日益丰富,如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110”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单一的报警求助系统,逐渐演变成集综合治理、应急、公共服务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成为行业的一个标杆。其次,在政府应急指挥协调机制方面,各民族地区在应急管理的指挥与协调方面形成了一些制度性条文与规范,有了基本的行为依据。一方面,从当前的制度设计看,民族地区政府在应急指挥与协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另一方面,各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开始探索适应本地区特性的应急联动与协调机制。如西藏自治区至2009年底已经建立起了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中坚力量,公安、武警、医疗、电力、卫生、交通、电信、民政、环卫等行业部门共同组成的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和社会联动救援体系。最后,在应急保障机制方面,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对应急保障机制建设都高度重视。一方面,在制度安排上,各民族省区都在省区一级设立了保障组,制定了相关保障工作的预案和规划等,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设立了六个自治区级的保障组,分别担当应急救援的通信、医疗、治安、资金、物资等后勤保障事物;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在应急资源保障方面所做的工作逐年增多,不仅政府自身能够组织动员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而且政府能够拓宽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国际援助力量,给应急保障提供新的动力。

我国各类突发事件主要表现出突发性、紧急性、灾难性、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实质上属于非程序化决策问题等六大基本特征。而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不同于常态管理的一些特征,一般来说,公共危机管理具有紧迫性、危险性、权威性、人本性、系统性等几个基本特征[1]。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的地理和生态环境较复杂,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民族地区这些特殊的社会、人文、地域环境决定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特征除了具备基本特征外,也具有其特殊性。

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导致危机信息的隐蔽性这是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显著特征。中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承认或未被承认的文字上百种。一方面,政府管理者对于各少数民族的动态尤其是危机的动态了解不多;另一方面,由于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更难察觉民族地区危机的发生,因而难以及时察觉和捕捉危机信息,很难将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从而使民族地区危机尤其是那些带有宗教色彩的危机更具隐蔽性。从近几年民族地区发生的危机事件看,在信息社会背景下,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民族地区危机信息的传播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危机事件的复杂性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与城市化也在快速推进,少数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冲击,使少数民族文化变迁呈现出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区域化等趋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而且少数民族文化逐渐与汉民族文化融合,这使得民族地区危机事件更具复杂性。这里所说的复杂性,既具有目前学界所指的“不可预测性”[2],又指因与各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存在的隔阂,造成对各民族危机事件的难以捕捉。带有宗教色彩的危机事件,表面上似乎风平浪静,一旦爆发,则极具爆发力和杀伤力,现代传媒的发达使一个地方的危机事件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全球性的话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促使危机的影响扩大化。

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的危机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时期,由于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的起点、机遇、社会环境、发展态势不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均衡性,导致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异逐渐拉大,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更使得民族地区危机形态多样性与复杂化,除了具有一般性的自然危机如水灾、旱灾、山体滑坡以及传染性疾病之外,还表现为由于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差异以及心理失衡等而产生的各类矛盾与冲突[3]。此类事件爆发的导火索大多是因为拆迁、矿产开发、企业搬迁、土地补偿等导致一些百姓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而一些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的相互勾结又加剧了事态的恶化。百姓的不满和压抑的情绪可能因为某个偶然事件而爆发,最后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如贵州省瓮安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过程中,不断侵犯群众的利益。

民族地区危机事件影响的国际性由于很多民族地区地处边境,其应急管理面临的往往是跨国和跨地区的突发事件,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往往事发在国外,却足以对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形成较大影响,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危机事件一旦发生,便会造成严重的国际影响。这在近几年民族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中有所呈现。如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7•5”事件不仅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破坏民族团结、阻障新疆的发展、危害祖国的统一,而且在国际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民族地区危机事件涉及的主体的多元性、广泛性,民族地区危机事件的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加强等,都增加了政府管理的难度。分析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特殊性,有助于准确把握危机的形态与来源,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危机的管理能力。

在当前的危机管理中,意识和理念往往比平台更重要。从近几年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的管理作为看,存在的较大缺陷就是对民族地区危机的严重性与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必须提高民族地区政府部门领导及公务人员的管理理念及其对电子政务的认识。要构建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首先就要改变政府及官员相对落后的管理观念,使电子政务能够发挥更好的效用,并在此基础上将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建设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民族地区受自然和生态条件限制较多,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难度较大,大多数民族地区地处高原、山区或者相距较远的荒漠绿洲中,因此,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的限制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阻力之一;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应急资源整合能力的要求更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