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乡村教育教学论文
本文作者:张源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教育为何?潘光旦先生从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似乎寻找到了答案。“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教育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它的目的自然不能外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育思想的实质即强调人与其固有的环境发生的固有联系。然而在“现代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美好愿景之下,农村的教育所塑造的农村景象却是农村地区到处可见386199部队;乡村传统伦理及人际关系的破坏、年复一年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像候鸟般迁来迁去的成千上万打工农民、大量没有父母监管的辍学少年等等。“农村教育比较有志气的分子不断向城市跑,外县的向省会跑,外省的向首都与通商大埠跑,人之云已,邦国珍萃,试问,地方又安得而不凋敝,农村又安得而不衰落?”农村的教育似乎与农村的生活失去了联系,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使农村的居民“跳出龙门”安身城市,即使是“北漂”、“蚁族”也心安理得。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价值的中心应该是围绕“人”而展开。但是实践的结果恰恰相反。农村教育发挥着与社会其他部门相似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农村及社会经济增长的“助长器”,农村教育的工具价值以不同形式在各个历史阶段得以充分施展,成为教育价值的中心,而农村教育的本体价值则被淹没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换言之,我国农村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工具化倾向,农村教育不以“成人”为目的,而以经济、政治等工具功能为导向,作为教育对象和社会主体的人的价值遭到冷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本末倒置的状况。借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观点,工具化的农村教育,一是失掉了教育本应有的主动性,农村教育失去了尊严;二是人成了物质和经济的奴隶,结果人类的尊严也丧失;三是造成农村社会以追求经济为目的单极增长,容易滋生各种危害。农村教育在获得“城市利益”的同时,农村社会及农村教育却在“城市的阴影”中衰落下去。同时,农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仅限于“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就感觉满足,这容易导致受教育者只将眼光停留在农村经济或农村成员个人眼前利益上,极易形成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封闭与滞后。
人的存在与其生长生活的生态具有共生性,人与生态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人,具有不同方式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性格。农村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形式,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城市生态的特质。产于农村生态基础上的农村教育应与城市生态基础上产生教育具有不同的发展轨迹。然而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农村教育不可避免地脱离农村生态而走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只重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维护,造成农村的生态在国家的改革中遭受严重的破坏,传统乡村美好的生活美景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中国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面对国家转型期出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中国的农村教育需进行重新审视。
促进农村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注主体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一大主题,农村教育作为农村地区居民社会化的主要手段,这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农村居民的主体意识即是关注农村发展之所需,关注居民发展之所求。首先是普及必要的文化知识,教授现代农业之所需的基本技能。其次是增设生态与农业、农村、农民和谐发展关系的相关知识。其三以恢复农村和谐的生态为己任,重组、改造以工具理性为主的农村教育体系,致力于转变人们头脑中重效益不顾生态的错误观念,修复和维护农村生态的独特性和多元化,创造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美景。
“传统”的维持与“现代”的进行在当下时常处于对峙的状态,非此即彼的逻辑左右社会的选择。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自然不能例外。教育作为文化传递的工具,传承文化是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农村教育作为传统根深蒂固的场域,对维系农村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深刻的影响。关于这点可以在当下的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得到印证。通过教育使人幸福,这是教育的目的,故此,农村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保护农村传统的文化,包括农村物质文化与农村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有秀美的田园、古朴魅力的村庄等等景象。精神文化有劳动号子、社火、唱大戏等等民间文艺活动和祭祀活动。
朴素的农民意识,只要求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就是古民所要求的幸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方式的转变,中国农村几千年形成的古朴文化逐渐地面临消亡。农民精神赖以生存的文化面临消亡,难免会造成农民精神空虚。生态区域主义乡村教育哲学主张乡村教育的任务是增进学生个体的幸福及本土的文化和生态的完善,这符合建设新农村的需要。现代的农村教育,首先需具有发掘现代农村生活需要的文化的功能,丰富农民的农余文化生活;其次是深入农村生活,传承优秀的农村传统,积极改造陈旧的生活陋习;再次是努力保护处于消亡边缘的农村文化;最后是在发掘、传承、保护农村文化的同时,积极培养具有农村文化意识的建设者。
把“过客”和“寄居者”变为“居民”,把对向上流动的关注变为对本土的留心,把无家可归变成重建家园。主张农村教育要强化外出人员的回归意识和本土情结。目前,受经济利益的趋势和“城市中心”导向,进城务工是农民的主要选择。面对饱受无家可归的空虚和无奈的农民工群体,现代的农村教育应做好两件工作:其一,引导寄宿城市的农民形成正确的择业意识,强化他们的乡土观念,树立乡土自豪感,引导他们的回归。其二,积极应对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做好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同时开发积极的乡土教材配合培养,养成应有的乡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