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病理学论文
作者:冯先玲 单位:深圳大学医学院医学教学实验中心
病理学创新性实验的实施形式
1病例分析讨论,设计实验开展创新性实验的病例及标本均来自附属医院,病例真实源于临床。教师要在前期收集足够病例,并对病例及相关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出适合的典型病例。创新性实验开展的时间一般设在学期末,将学生按每组5人进行分组,每组给予一个临床病例进行讨论。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病例分别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学生经过复习知识,查阅资料,分析讨论、推理和归纳后设计实验,结合病例分析临床表现和可能出现的预期病理改变,从形态和功能变化上认识疾病,最终作出病理诊断。通过病例讨论,使抽象的病理学知识变得具体、直观,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所学知识可以融会贯通。
2实验实施,病例诊断学生以上述病例讨论小组为单位,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每组需完成该病例相关标本的制作、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的书写任务。标本制作依托医学院形态学本科创新实验平台实施。制作过程要在教师指导下小组协作完成标本的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铺片、染色等过程。实验结果总结应包括:描写大体标本肉眼观察和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病理改变,分析实验结果,作出病理诊断,如实撰写实验报告。最后,借助形态学数码互动教室,学生可以将制作的切片拍照保存,以便后期分析。所有组别均完成实验后,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结果,全体同学分析共享,在教师指导下纠正错误认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实验实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同时我们留下宝贵的数字切片资源,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实验的意义
1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病理学课程内容冗繁,理论抽象,加之学生学习病理学时尚未接触临床,学习过程中学生常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也不高。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实验,进行临床病例分析,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所学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增加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熟悉形态学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各项综合应用能力传统实验是让学生观察已经制备好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学生没有动手的机会,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局限,不符合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利于深入理解和牢固的记忆所学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病理标本取材、固定、包埋、切片、铺片染色等,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学会基本的形态学实验技术,为严谨科研态度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3早期接触临床,提高学生责任感,强化职业道德通过病例讨论,学生早期接触到真实的临床病例,切身体会作为医生准确诊断的重要性,领悟到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才能及时对症治疗并挽救患者的生命,帮助医学生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
4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现代医学教育发展要求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病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实验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上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各种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综上所述,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现代医学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