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素质教育德育论文
本文作者:王婷婷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
课前教师做足准备,力求从基本概念中有所创新
后进生数学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数学基本概念上的不清,即所谓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这原因有两点。一是后进生以前长期的数学底子不行。另一个原因则是老师在上课时授课的方法不对,对数学的最基础的概念没有重视或者讲授清楚。数学概念往往枯燥无味,传统教学上教师只管“授”,学生只管“听”的填鸭式灌输方法。不仅使教师感到在唱独角戏,学生昏昏欲睡,大部分学生更是认为其不够重要也不够有趣,花在对概念理解上的时间也就相对不多。如何在数学概念的讲解方法上让学生从根本上去重视数学概念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后进学生的了解,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开展数学活动、讲数学家们在推导出相关概念时的动人情节和生平故事以及让学生体验成功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授课方式。在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沉浸在对新知识的期盼、探求的情境中。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又能启发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进的良好课堂氛围。
课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创造能力和反复学习能力
后进生在空间想象方面的优势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长期的网络游戏不断的锻炼并提高着他们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这对于掌握几何和数形结合等知识时,显得比其他同学理解更容易接受。所谓“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对空间图形的观察、理解、分析等具有抽象的思考和想象能力。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做到让学生具有这种能力呢?首先要充分利用实物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空间思维能力训练。特别是在涉及到立体图形、轨迹等。在讲解题目的同时,将一定的实物、模型以及周围环境进行模拟演练。比如在讲解什么是中心线、什么是重心等问题时。可以利用实体空心模型,用一些线绑在上面。让学生进行实体观察,自己找出什么是中心线,重心。以便加深他们的印象。这样有目的、有层次性的训练,能比较快和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长期准备一些较小的容易制作的数学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在课堂中让同学们准备一些纸板,自己动手制作立体四边形、锥体等,给予他们实际的观察能力的机会。
课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数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如何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现在的考试题目也逐渐倾向于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比如建筑工程问题,银行利率计算问题等。而不是类似于以前的数字游戏。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要善于寻找些与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类型的题目。要激发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发现并最终得出结论。从而引导学生从掌握“理论”到解决“实际”再从“实际”中巩固理论这样一个反复的良性循环,并不时的给予学生较多时间进行充足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利用已经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出现的问题。后进生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喜欢在现实中解决问题,而不喜欢枯燥无谓的理论。因此,教师选题要“精”“杂”且“新”和分层次性。所谓“精”就是要在选题中不要搞所谓的同类型的“题海战术”,那样只会使学生做许多无用功。而“杂”则是指出题的题目所涵盖的知识点,要“全”,要面面俱到。考查学生掌握的知识的整体而不是某个点。“新”是指考察的题目要紧紧跟随社会环境,要具有现实意义。
空洞的纯数字的计算是没有必要的,也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最后“分层次性”对后进生尤为重要。将考试题目分为:基础题、巩固题、提高题和挑战题。后进生的题目应当偏向于基础题为主。只有这样,后进生在不断对数学感兴趣的同时又能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成绩和实践能力也能不断得到提高。总之,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谁也没有能力单方面的说很快的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并且,学生学习成绩的出众本身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方面的表现。这说明该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只有高考这个指挥棒能比较公平的从整体上去选择优生的指引下,我们只能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和成绩挂钩。但高考题目的选择越来越与现实生活问题衔接,所以,对后进生刻意的利用新的教学方式去引导他们不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