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医文化论文
作者:彭榕华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冬令进补,三春打虎”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寒冷。传统中医认为,寒为阴邪,人体受外界影响,阴气也相应增加,伤及人体的阳气。此时人体为抵御寒气,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冬季到来之时,营养物质在体内最为吸收和储存。我国民间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习俗。冬令进补对体虚者的疗效可以用传统的中医理论证实:①补药、补品一般属温性的较多,适用于温度较低的冬季。②腻滞厚味营养食品在冬季更易为人体所消化吸收。③营养食品在冬季更易被保存,连连续食用不会变质。④客观上,人体为适应冬季寒冷的气候环境,也需要增加营养和热量。同时,进补也是人们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需要。
果实性俗语的中医之理
“桃养生,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桃、杏、李三种水果中,桃子是最有营养而且对人的身体最有益处。桃作药用,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之功,以补心气、养肝气、活血脉、通月经、消烦渴、利大肠。《大明本草》还称桃为“肺之果,肺病宜食之”。桃虽养人,但其味甘而性温,亦不可过量食之,过食之则生热。中医认为,杏属于热性食物,有小毒,吃多了会伤及筋骨,引起老病复发;现代营养学则强调,鲜杏里含较强的酸性物质,会使胃液激增,引起胃病。《食经》说:“味酸,太热”,“不可多食,生痈疖,伤筋骨”。《日华子本草》说:“热,有毒”。《本草衍义》说:“小儿尤不可食,多食致疮痈及上膈热”。生活中的实践证明,杏的酸味使人“牙倒”,对牙齿不利,强酸味对钙质有破坏作用,对小儿骨骼发育有可能造成影响。食杏过多,还能引起邪火上炎,使人流鼻血、生眼眵、烂口舌,还可能引起生疮长疖、拉肚子。而李子属于寒性食物,多食会让人生痰,甚至发虚热,让胃肠剧烈蠕动,脾胃虚弱和胃肠消化不良者应少吃。孙思邈说:“不可多食,令人虚”。《滇南本草》载:“不可多食,损伤脾胃”。《随息居饮食谱》也有“多食生痰,助湿发疟疾,脾虚者尤忌之”的话。生活中证实,多食李子能使人表现出虚热、脑涨等不适之感。发发苦涩味和入水不沉的李子有毒,也是不能吃的。李子多食生痰,损坏牙齿,体质虚弱的患者宜少食。纵观民谚,桃、李、杏这三种水果的利与害是相对而言的。就这几种水果的益处相互比较来说,民谚说的道理是对的;就其每一种来说,应该看到它们各有利弊。水果毕竟是生活中的辅助品,当则其利而食之,适量而可。
“饭后一苹果,老头赛小伙”苹果素有“温带水果之冠”的美称,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唐代孙思邈称苹果能“益心气”,元旦忽思慧认为苹果能“生津止渴”,清代名医王世雄称苹果有“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的功效。中医认为,苹果性平味甘酸,具有补心益气、增强记忆、生津止渴、止泻润肺、健胃和脾、除烦、解暑、醒酒等功效。欧洲民谚有“日食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说明经常吃苹果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餐饮式俗语的中医之理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莲子具有很高的食疗和药用价值,为滋补元气之珍品。早在汉朝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莲子能“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并将其列入上品篇,名之为“水芝丹”。莲子含有生物碱及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为补养元气之珍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莲子具有镇静安神、补中益气、养心益肾、健脾养胃、润脏清腑、聪耳明目、涩肠止泻,以及抗衰老等多种作用。可用于体质虚弱或病后产后之脾胃虚弱、大便溏泄、心悸怔仲、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气短乏力食欲不振,以及妇女血虚腰酸、白带增多、男子肾气虚之遗精、早泄、性功能减退诸症。晚餐饮一碗莲子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莲子心味苦、性寒,有清新、去热、止血、涩精功效,可以治疗心火亢盛所致失眠烦躁、吐血遗精等症。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鱼、虾大部分属于高蛋白质食品,所含的热量较高。所以摄入较多的此类食物,容易在体内积聚热量,热多而无以发散则积之成火;绝大多数的肉类为高脂食物,较油腻,不易消化。这类食物通常在消化道内滞留的时间较长,以至于瘀而成痰,因此对这类食物的摄入要适量;果蔬有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读醒酒、消食下气、和中利便等功效。新鲜的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含有一股蔬菜中没有的芥子油、碳化酶等特殊成分,因此萝卜具有健胃消食、顺气解郁、止咳化痰的功效。据日本九州大学的科研资料证明,萝卜还具有明显的防癌抗癌作用。因此就有了“青菜萝卜保平安”之说。
生活习惯性俗语的中医之理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冬不坐石”是因为石头具有聚温性及传导性,在冬季十分寒冷,属阴邪,对人体有侵害。中医认为,冬季养生应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如果久坐石凳,寒凉侵入人体,会导致新陈代谢失调,尤其容易伤及肾脏。“夏不坐木”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质椅凳,由于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干燥的,但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坐久了,会诱发皮肤病、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中医认为,湿为淫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阴邪重浊向下,容易伤害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
“没事常走路,不用进药铺”中国自古就有“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民谚。闲散、从容地行走也叫散步。散步是我国的传统健身方法之一,历代养生家们多认为“百练不如一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指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这里的“广布”就是散步的意思,提倡人们早晨起床后应到庭院里走一走。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更提倡“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认为是“令人能饮食无百病”的良方。采用这种简单、轻快、柔和、有效的方式进行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对血液迅速回心有利;能促进和改善胃肠的消化和吸收;能够促进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发展,使工作累的神经细胞得到充分休息;能防治老年人心功能减弱,使肺的换气量大大提高等。美国心脏病专家柏杜西曾说:“相信我的话吧,轻快的散步比慢跑更有益处,而且不论属于哪一阶层的人都能做得到。”研究表明,“每天一万步”是近年来日本人平均寿命得以延长的因素之一。欧美一些国家,步行锻炼也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五、结语在中医药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采药治病的生活实践,形成了这些脍炙人口、流畅易懂的民间俗语,通过一代代传承,让后人更了解中医保健的知识,预防疾病的发生。民间俗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时时吟读,常常照做,就会少生疾病,健康长寿,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