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行政管理综合论文
本文作者:刘玉 单位:集美大学
一、大学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其关系
大学科学管理的特点以科学性为主,主要是针对学校的所有管理活动,要求按照科学规律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是大学科学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在高效率下获得更好的管理成果。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的科学管理依据组织的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建立与自身相互统一管理体系,并形成系统化的运行机制,即通过制度的建设来确保组织运作秩序的良好。文化管理的内在是以人作为立足点,尊重人性是管理的目标,而途径是通过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来获得。文化管理关注的是人性发展中,立足人性的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文化管理的目的是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可持续的文化基因。通过确立目标,设立培养人、塑造人和全面发展人的基本要求,推动个人发展与团队的全面切合,能够形成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在学校建立内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文化的活跃,形成内在的力量驱动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该管理模式具备的是间接和柔性的特点,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激励,通过内在文化的建立,形成具有推动力的文明精神,从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上建立一种维系人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建设和学校培养能力持续提高的纽带。
可见,文化管理没有有制度管理模式的强制性,而是尊重人性发展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在文化基因没有良好创建的时候,仅仅靠文化管理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文化管理需要的基础条件是人们对自身目标的清晰以及与学校教育目标的相互统一性,在当今的发展阶段还无法达到。在大学管理中,制度、文化管理两种作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各自的特点和特征不相同,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也不一致。文化管理在层次上比制度管理要高,制度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度的设计安排,形成外在的制度约束,监督与控制的模式,在大学管理中是基础,对学校的师生而言是基本的制度要约。而文化管理更多的是强调价值观,对理想信念的追求,通过自身的自律性,积极主动地开展学校活动。两个模式的内涵不一致,但是并不是代表两者是相互矛盾和相互排斥的关系,相反,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是相辅相成,共同围绕学校科学管理目标而存在的,两者是动态发展,相互推动的过程。
二、当前我国大学管理中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
1、制度管理占主体地位
首先,制订教师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教学质量控制制度等,通过这些强制性的纪律来规范和约束教师及其学生的行为,使得教师和学生一切的行为都显得循规蹈矩、有章可循。然而,这样的规范同时还会制约师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与自由思考空间的受限。其次,在考核中通过指标的设定对教师进行管理,采取一些措施来衡量和评定教师的工作表现及其作为教师优评与奖惩的根据,比如通过学历层次、职称晋升、公开发表论文数量和档次、授课时数等。通过统一采用量化处理的管理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教师指标中的压力增加,制度的设计迫使教师与学生受到种种约束。但是,大学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实现生命的价值,刚性的制度管理是一种工具性的思维方式,具有锻造教师和学生的潜在意义,通过这种方式锻造出来的人在思维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过度的制度规则使得教师和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的行为方式,师生之间的沟通少,生命发展的过程,失去许多可以更加有价值的东西。
2、文化管理方兴未艾
未来大学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是朝着文化管理的方向前行,但是,就当前的现状而言,我国的文化管理还停留在理论研究这个层面上,很多的教育研究这并没真正意义上将文化制度推广到实际的大学管理中去。出现这种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主观的,一个是客观的。因为文化管理是通过内在的自我引导和发挥,注重心理和价值观上的认同,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的意识,换个意义也就是说,文化管理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的意识然后达到自控和自律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是,制度管理在长期执行中,其思想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惯性思维和行为举动,这种情形下,若制度管理的消除,人们在接受文化管理的深入引导的可行性受到阻碍,短期内是无法摆脱制度的约束。因此,文化管理作为一种需要坚持的长期管理思维,需要构建学校的文化作为起点,在管理中,逐步地形成文化管理的特点和优势,需要明确的是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是需要全体师生在长期积累下,不断凝聚而成的思想和价值观,如果脱离了学校的文化,文化管理也只是夸夸其谈。
三、大学管理中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融合
1、制度的建设:体现先进文化的导向
在构建制度与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管理体系,根据发展的水平,坚持制度管理的基础作用,再通过文化的全面融入管理体制中,形成制度与文化融合后,大学管理的高效状态。制度的设计是面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文化的全面发展必然带动制度的优化,若文化的需求受到阻扰,在管理中必然导致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制度的诞生如果没有与自身的文化特点相结合,而是将制度直接引入使用,其制度的执行效果将会严重低效化。因此,大学的制度的设计与构建中,需要沿袭本大学的独特文化,借助文化的深入作用,全面导向。此外,文化管理强调了管理的主体的地位需要转变,要求全面认识到被管理者的全面发展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制度的制定更是具有公平、公正、民主,让教师们都参与到制度的建设中来,从而使得制度更具有合理性,让老师和学生都能体会到制度的结果是“刚性”的,但是却是在“柔性”的过程中形成的,最终让大家共同认可并约束和遵守制度。
2、制度的执行:体现和谐的人文关怀
在大学学校执行的时候,制度管理表现出刚性有余,然而柔性不足,管理者掌握制度就好像掌握了权力,然而被管理者只能服从,否则就要被惩罚,因此这样就导致了“口服心不服”、“表面遵从实际我行我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一系列非良性状态,也直接导致了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从内部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管理者并没有充分考虑被管理者的内在要求,过度的借助于制度的刚性来实现权威的管理,并没有进行良好的柔性关怀来辅助,被管理者的内心直接抵触管理者的刚性管理方式,导致制度的执行形同虚设,制度的执行效率低,带来的效果不佳。据此,在积极推动制度与文化管理的作用的全面发挥,需要将被管理者作为整个管理活动的中心,摒弃管理者作为制度中的工具的思想,通过良好的关怀,形成一个具有良好沟通机制的交互式教学管理模式,在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下来实现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