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运动培训论文
作者:方志军 李兵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学院
龙舟运动正在从传统的群众性娱乐项目逐步向竞技化转变,如何快速地提高龙舟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提升竞技能力是龙舟竞技发展的主要方向[1]。多年来,为获取人体供能系统的信息,已建立起的方法很多,虽然不同的有氧或无氧测试间有相关性,但各存在一些方法学的问题,还都不能满足龙舟运动的选材、训练和监测的需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体能测试方法不仅越来越要求具备高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全面性(采用一次性测试同时评价有氧、无氧代谢能力),而且要具备简便、无损伤易于专项化等特点[2]。临界功率(CP)理论由Scherrert和Monod[3]1960年提出,研究极限强度运动的下限,现已在径赛、自行车、游泳、赛艇等项目上应用,为体能评定开辟了新的途径,符合了目前体能评定的要求[4-5]。本文旨在探求临界功率理论在龙舟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从而初步确立龙舟运动临界功率的模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首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东北电力大学队男子桨手9名,年龄(20.15±0.30)岁、身高(1.78±0.03)m、体重(72.42±1.96)kg,无伤病,测试前14h内无剧烈运动。
1.2研究方法测试在中国龙舟训练科研基地训练馆内进行,室温22℃。应用祥瑞龙舟测功仪分别测试每名龙舟运动员全力划250、500、1000和2000m的运动时间、平均功率;用polar团队心率仪测试运动后即刻心率。运动后取指血10μL,用便携式血乳酸测试仪测定每名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测试时间为每天上午09:00,连续测试4d。应用SPSS17.0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距离运动测试成绩、运动后即刻心率、平均功率和血乳酸的变化
9名运动员全力划龙舟250、500、1000、2000m后的平均时间、平均功率、运动后即刻平均心率、血乳酸值见表1。
2.2龙舟运动员临界功率关系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9名龙舟运动员在龙舟测功仪上进行全力划250、500、1000和2000m距离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将结果输入SPSS软件,利用拟合曲线得出划桨功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建立了P-t模型(见图1)。该模型的数学拟合线的趋势与Hopkins等[6]的最大瞬间功率模式W=AWC+(CP×t)的P-t关系曲线十分接近。在P-t模型的下段可以看出龙舟运动员在全力负荷运动下CP接近100W而最大输出功率在300W左右。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输出功率为(177.35±61.21)W。从模型可以看出,运用临界功率理论,随着时间的延长,功率在逐渐的缩小,可见临界功率只有维持在一段时间内,才能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AWC:无氧能力,CP:临界功率(代表有氧能力),t:时间,P:功率,W:功)由于距离与时间、功都成正相关,所以本研究根据龙舟运动训练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应地在数学关系上进行了互换,在实际应用临界功率理论时,把测得的数据根据不同的关系按需要分成2类关系模型:1)D-t模型(见图2):D=AWC+CP×t。2)D-P模型(见图3):D=AWC/(P-CP)。(D:距离)D-t模型,是在临界功率-时间W=AWC+(CP×t)[7]关系模型基础上建立的,由于距离与功正相关,本研究通过数学的方法对原有参数进行转化,结合实验数据统计结果得出:临界功率(CP)值在这个模型中是直线的斜率(4.18)反映了有氧能力的大小,AWC是直线与距离(D)轴的截距值(168.48m),可理解为运动开始阶段的无氧代谢能力的贮备值。通过模型可以看出,直线的斜率(CP)越大,AWC的储备值越大,完成比赛的用时就越短,成绩越好。D-P模型是在时间-功率t=AWC/(P-CP)[8]关系模型基础上建立的,由于距离与功成正相关,临界功率(CP)值是这个双曲线函数的一支渐近线与功率(横轴)的交点,为179.13W,无氧能力(AWC)则是双曲线的曲率值(8.2×104),这个结果与Hagerman[9]和Jones等[10]建立的非线性模型基本吻合。通过模型可以看出,按照CP进行训练,无氧能力(AWC)值越大,曲线的曲率越大,所输出的功率也就越大,运动员在比赛冲刺阶段表现出的做功能力也就越强。
2.3结合龙舟运动训练的评价方法
通过实验表明,虽然CP的供能方式与持续时间存在双曲线关系,但临界功率毕竟是一种高于乳酸阈值的运动强度,其无氧供能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又低于最大耗氧量的运动强度,与无氧阈、通气阈等生理指标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它应该处于一种无氧与有氧共同供能的运动状态,只是在供能的比例上有所不同而已。为了使图3非线性模型使用起来更方便,可通过数学上的变化,将距离参数取倒数后,把反比例双曲线函数变成正比例直线函数,在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建立了P-D-1模型(见图4),临界功率中(CP)值在这个模型中是直线与功率轴的截距值,AWC是斜率,CP值在理论上被看作是最大有氧能力训练练习的有效强度。通过这种模型,除评定体能外还能控制训练的强度。为了符合龙舟测功仪训练和控制强度的习惯,换算成测功仪电子显示屏上的强度显示距离,这也正是临界功率中理论在不同专项中应用的灵活之处。例如:用“P-D-1模型”对龙舟运动员进行在临界功率强度下训练的机能评定方法,同一个测试者一周前后两次运用龙舟测功仪进行临界功率方法测试,根据本模型中各函数变量所代表的意义的不同,来区分运动员临界功率值和无氧工作能力的强弱,线性模型在Y轴上的起始点的截距代表了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函数的斜率代表了运动员的无氧工作能力,可以根据模型判定龙舟运动员训练前后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变化的比例大小,在实际训练中,据此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250~2000m在龙舟测功仪上测试的运动时间和平均功率变化可以看出:随着设定距离的延长,运动时间明显逐渐延长,而平均功率则明显下降,其生理生化机制与人体磷酸原、糖酵解、有氧代谢3大供能系统在不同时段供能地位的变化有直接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250~2000m的全力运动,平均运动时间50.30~547.83s,平均功率从342.90W降至128.43W,无论从供能时间,还是功率变化特点均证明了供能顺序是从磷酸原→糖酵解→有氧代谢供能的过程,是一个由无氧代谢供能为主向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渐变过程。从本质上讲,本研究实验方案中的4次测试的目的就是用抽样的方法对这一过程进行数学上的描述,这也正是临界功率测试理论能在各种体能类运动项目应用的核心思想,只是在运动形式、测试方案及评价模型的设计上更适合于专项而已,即通过合理选择几个时间或距离的专项全力运动就可以建立由无氧和有氧能力共同决定的个体体能结构的模型,从而对运动员有氧、无氧代谢能力能够同时完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