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运动培训论文
作者:陈小平 梁世雷 李亮 单位: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1背景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界正在积极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竞技体育继往开来、创造辉煌、登上奥运顶峰的时刻,那么,伦敦奥运会的备战则是中国竞技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与世界职业体育接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起点。在此关键时期,我国运动训练界对世界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期待在2008奥运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汲取世界先进的训练理念和知识,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训练体系。长期以来,尽管我国的训练理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具规模,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整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令人堪忧的现状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我国自身对训练理论研究的薄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研究成果。其二,是我们对国外训练理论的现状和发展缺乏全面、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尤其是对一些新的训练原理和方法的把握仍显浮泛粗糙,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表现出各取所需、一叶障目甚至盲目浮躁。与此同时,漠视或忽略国外训练理论的发展,不仅使我们失去了对诸多原产于国外体育发达国家的经典研究成果的掌握,而且,还产生了某种“崇洋媚外”的错觉,似乎只有来自国外的理论才是深刻、原创和具有意义的,许多并非经典的、甚至是未经科学鉴定的理论与方法,长期活跃在中国的竞技训练领域,它们禁锢了我们的思想和理念,制约了我们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有计划地介绍和引进国外训练理论,特别是那些对我国训练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研究成果,是极为必要的。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域、启迪思路和提升鉴别能力,而且,还可以引发我们对多年形成和固守的训练理念的反思和批判。当然,对国外先进训练理论的学习又绝不能止步于“引进”,而必须将理论的“消化”作为重点。我们应该深入分析各种前沿训练理论形成的原因和生物学背景,尤其是要结合我国训练理论和实践的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将我国训练理论的精华与世界训练理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并形成互补,最终将其效果落实在二次“创新”的层面,在引进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打造科学、系统并符合我国训练实际需求的运动训练体系。鉴于此,由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主办,浙江省体育局承办的“2011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于2011年8月1~2日在杭州举行。论坛发起者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和组织,根据当前世界运动训练的进展与趋势,紧密结合我国运动训练的实际,并充分考虑我国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面临的问题,邀请了4位国际知名学者作专题报告,我国田径、自行车、游泳和水上项目等多支国家队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
2论坛概况
本次论坛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肖天副局长亲自出席会议,并阐释了此次论坛召开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他认为,尽快提高我国基础大项的运动水平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目前这些项目的落后,根源并非是政策保障、经费投入和硬件条件设施的落后,而是在训练理论、思想观念、训练创新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面对当前世界体坛运动水平迅猛发展的形势,我国基础大项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训练创新步伐,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由物质要素为主的粗放型模式向以技术要素为主的集约型模式的转变,是我国基础大项乃至整个中国竞技体育在未来发展战略上无法回避的问题。当今世界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训练理论与方法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竞技体育实践的需要,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竞技训练正面临大量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理论与实践问题。肖天认为,此次“2011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是一次加强训练理论建设、推动训练创新的极其重要的学术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谈到,这次邀请到了德国的哈特曼教授、西班牙的穆基卡博士、美国的温克尔曼教练以及英国的英厄姆博士4位当前国际上知名度高、研究训练学前沿问题的专家。他们不仅在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训练实践上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将就我国教练员队伍中长期关注、困惑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训练负荷的长期安排与控制,运动员比赛竞技状态的形成与保持,周期性项目训练的创新,运动员身体功能性训练方面等问题,介绍当前国际最前沿的训练理论。最后,肖天强调,希望大家能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引发我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运动训练前沿以及创新变化的关注,对我国竞技体育训练领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进一步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竞技体育理论与科研领域中的差距,促进我们对运动项目规律的认识,并带动全国体育界大兴学习之风、大兴理论思考之风、大兴创新之风。
3论坛主题报告综述
3.1力量、耐力性周期项目运动员训练负荷的长期安排与控制———(德国)乌里•哈特曼(UlrichHartmann)
哈特曼教授曾任德国科隆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研究所所长,慕尼黑工业大学体育系运动训练研究所所长,现为德国莱比锡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理论与应用研究所所长和德国运动训练学学会主任委员。他长期从事耐力性运动项目训练能量代谢系统和高原训练的研究,目前是德国教练员学院课程设计人,并承担德国国家赛艇队、游泳队和速度滑冰队的科技攻关项目。
3.1.1训练负荷与适应
竞技能力通过系统训练得到提高的基础是超量恢复理论,该理论来自于40年前的一位原苏联学者,他的理论依据是肌糖原的消耗引起了机体糖原的超量恢复,但至今除了肌糖原,我们还没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另一个让人置疑的问题是,我们的教练员如何从运动员身上获得已经处于竞技能力的“平台期①”这个信息?在一般情况下该信息的获得只是通过询问,只要运动员说感觉不错,就继续训练。然而,实际上我们并不清楚运动员的回答是否正确,即便他的感觉是真实的,但他自己也可能并不知道自身肌细胞的状况。训练负荷包括两个方面———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当运动员承受负荷时,首先肌细胞中的蛋白质量开始出现一个微小的下降,该下降诱导机体做出反应,肌肉就开始合成蛋白质。肌蛋白质量增加后不久就出现一个高于原有水平的稳定状态,这种现象叫做训练的稳定期。此时,我们应该给运动员施加新的负荷,而机体就会重复之前发生的情况。然而,在给与多次负荷后,肌蛋白合成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甚至高于实际肌肉增长量,而此时肌细胞质量的增长量却出现较前一个阶段下降的趋势,这就说明该训练负荷已经达到极限,已不能再增加新的负荷。需注意的是,此时肌蛋白合成的高位点不会持续很久,紧跟着就会出现肌肉质量的下降,同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也随之下降(图1)。有些运动员在奥运会前或锦标赛前4周表现良好,但是,比赛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结果很多人认为是负荷不够大所致,而实际上很多情况下这是训练过度的表现,运动能力已经处于下降期。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设法延长大赛准备期蛋白质质量持续增长的“稳定期”,以此巩固训练的效果。该准备期的延长时间与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有关,一些周期性耐力、力量性项目的时间较长,而球类项目的时间较短,其原因是它们对肌肉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的要求不同。运动员水平越高,该时间也越长,高水平运动员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低水平运动员或青少年运动员则只需14天左右。部分高水平运动员,在大赛前或训练中容易生病。水平越高的运动员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但青少年运动员却较少发生这种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机体适应不了负荷的缘故。具体原因,是这些运动员承载着非常大的负荷,而免疫系统承受不了这种大负荷,同时大负荷的训练会造成身体的极度疲劳,一些疾病就趁虚而入,一些常人不会患的病却容易在运动员身上发作。有些疾病,比如咳嗽或发烧,可能会持续1周甚至10多天。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现在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把运动员从赛前大负荷的训练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休息和调整,进行科学的赛前训练,而不是变本加厉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