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农村电影论文
作者:刘汉文 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十余年来,以2007年国办38号文件下发为标志,通过转型发展,已经建成遍布全国农村的电影数字放映网。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当前农村电影公共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行顶层设计,推动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以满足政府、群众、企业等各界的新期待。
上一轮转型的基本做法
我国农村曾经有过“队队挂银幕、户户看电影”的时期,电影普及到了各个村落,1982年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单位有105319个,农村平均每天有五千多万人次的观众看电影,(1)而到了1989年,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单位已有14万个。(2)这和当时电影事业的整体繁荣分不开(当时有一说法:全国人民涨工资,到文化部去拿,而文化部又从电影局取)。(3)之后,由于体制机制的转轨,在很多农村地区“生活好了,电影队却跑了”,电影放映活动急剧滑坡,到1998年,全国70%的县级电影公司处于亏损状况,29%的乡已没有放映队,一年连一场电影都没有放映的村占26%。(4)针对这种形势,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开始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2005年以来,特别是2007年国办38号文件下发后,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借助市场的力量,积极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推动农村电影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的数据,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农村已成立数字院线274条,流动数字放映设备超过4.7万套,基本实现一个乡镇拥有一套数字放映设备,一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电影队重新回到农村群众的生活当中。总体来看,农村电影公共服务这一轮转型的基本做法是:
一、通过政策创新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
农村电影取得如此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38号),这个文件为“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思路提供了政策保障。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国家支持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的政策有了重大创新,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政策层次从部门政策到国家政策的转变,二是政策目标从模糊到具体的转变,三是政策措施从抽象的原则到实用和可操作的转变。通过政策创新,农村电影公共服务职能向政府归位,中央、省、市、县等各级政府都被赋予了相应的职责,政府成为农村电影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这些政策已经成为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
二、加大财政投入,夯实农村电影公共服务基础
近年来,各级政府把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突破资金瓶颈作为推动农村电影公共服务的基础性举措。整个“十一五”期间,国家有关部委共支持资金超过25亿元,用于放映设备采购和放映场次补贴,以及公益版权的购买和农村题材影片的补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已初步建立起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保障机制,设立了专项经费,采取“养事不养人”的方式,支持企业购买公益版权、场次补贴和部分设备,向农村群众提供免费公益放映服务,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以宁波市为例,除中央、省财政下拨资金外,2005—2010年,宁波市、县、镇三级财政累计投入放映经费达3835万元,2010年一年市财政就投入了252.82万元,县级财政330.144万元,镇(乡)财政242.625万元,并做到了资金及时到位。(5)
三、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农村电影公共服务的效率
推广数字放映技术,可以改造和取代传统的16毫米胶片放映,可以全面提升放映质量,还可以降低放映成本,有利于拉动农村电影市场的发展培育,从而满足农村群众看好电影、看新电影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发行放映和管理网络,变革传统的发行放映模式。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开创了农村电影发展的新时期,原来的胶片放映变成数字放映,原来的影片五级发行变成了三级发行,极大地提高了发行效率。为使农村电影放映场次真实有效,提高农村电影数字放映的市场效能,相关机构先后采用GPS、GPRS技术进行监督强化,对农村电影数字放映的监督管理,成为各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经营的必要手段。通过GPS系统的使用,使电影数字放映平台自动生成的广告实时放映信息和相关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广告放映的情况,不仅提高了广告商投放广告的信心和热情,也为院线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塑造农村电影公共服务新主体
农村电影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一批以国家资助设备、补贴场次为主,以数字放映为龙头,乡村流动放映为重点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成为农村电影新的市场主体。新主体整合了现有的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建立了以政府扶持与市场运营相协调、集约化经营与市场化发展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村地区电影放映能力和公益服务水平。目前全国已组建的农村电影数字院线中,股份制院线占到80%强,大部分都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通过几年的实践,一批创新管理方式的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脱颖而出,科学的管理带来了双效益。经过这一轮的转型发展,农村电影公共服务基本形成既切合现阶段农村实际,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逐渐从事业主体向企业主体过渡、从行政机制向市场机制过渡、由政府直接提供向政府间接提供过渡,走上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农村电影改革道路。
农村电影公共服务面临新一轮转型升级
农村电影上一轮转型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形势,这些新问题、新形势迫切需要农村电影进行新一轮转型,而现在,已到新一轮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年均增幅约为1.13个百分点,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7.5%,城市化呈加速发展态势。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城镇化率要提高到51.5%,这就是说,到2015年,一半多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据有关机构预测城镇化率2020年达到57.67%,(6)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一些东部发达地区如宁波等地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这种趋势带来互相关联的两个问题:一是农村人口减少。如果农村电影观影人次越来越少,那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还有必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吗?二是在城市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已有2.3亿农民工,如果当前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发生改变,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如何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如何让他们得到电影公共服务,值得广电部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