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跨文化交际论文 » 正文

浅析模糊语言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2021-4-9 | 跨文化交际论文

作者:黄菊芬 单位:三明学院

美国系统科学家Zadeh先生于1965年率先提出了研究事物模糊性的理论,并制定了模糊集合(FuzzySets)这个新概念。这一学说被运用于许多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同精确语言一样,模糊语言也是一种有用的表意手段,并在语言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不总是精确的,当人们不能够或不愿意表达准确信息时,或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也不合适时,都要使用模糊语言。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属性,模糊语言在人们的交际中普遍存在。Channell是从语言教学角度来研究模糊语言的第一人,但她侧重于分析和描述语言中的一些模糊表达而没有对模糊语言的教与学提出系统的指导原则。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了热点课题,但跨文化交际中模糊语言的研究却很少有人涉及。本文运用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相关理论分析模糊语言的特点、产生、文化影响、语用功能以及模糊语言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模糊语言

Peirce通常被认为是模糊语言概念的创始人,他对模糊语言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如果涉及一个命题状态的东西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那么该命题就是模糊的。不论言语者思考与否,他将视它们是被该命题允许或排除”。[1](P748)Channell在VagueLanguage这本书里,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了分类:第一类是由于使用模糊附加语而造成的语言模糊,如“大概”(about)、“上下”(orso)等;第二类是使用模糊词语造成的语言模糊,如“美丽”(beautiful)、“偶尔”(occasionally)、“愤怒”(angry)等;第三类是由于模糊蕴含的使用而造成的语言模糊,如“成百上千”(hundreds)、“amillion”(许多)等。[2](P8)

二、跨文化交际中模糊语言的特点

模糊是语言的本质特征,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由于模糊语言的模糊范畴界限不明,语义范围较不固定,语义因语境变化而比较灵活,呈现出亦此亦彼的中介过渡性的语言形式。模糊语言具有的不确定性、确定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在跨文化交际中。

(一)不确定性模糊语言的本质是不确定性,这缘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王逢鑫认为,这种语义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三种情况:模糊(fuzziness)、歧义(ambiguity)和含混(vagueness)。[3](P92)MaxBlack认为:“词语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确定的。”[4](P125)模糊语言所表述的意思完全没有确定范围,可视情况上下波动,表达的是相对的概念,例如,“美丽”(beautiful)这个词,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们对于美的评判标准各不相同,东非草原上的马赛女性以光头为美,而东方女性以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为美,唐朝以肥为美,现代人以瘦为美。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是其区别于精确语言的最显著特点,而文化背景差异和民族差异正是影响跨文化交际中模糊语言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二)确定性模糊语言具有很明显的不确定性,但不可否认,模糊语言仍然具有确定性,这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基础。Crystal对模糊的理解是“不精确”[5](P111),认为每个模糊词语都有一个不变的核心意思,但其意思范畴界限模糊不定。换言之,每个模糊类别都必须由确定和不确定两因素构成。比如说“年轻”(young)这一模糊词,人们一般不认为四十多岁是“年轻”的概念,但会毫不犹豫地认同十几岁或者二十多岁体现了“年轻”的核心意思,如果一个年龄离这个“核心”越远,那么就离“年轻”这一模糊类别越远,即越靠近或者直接进入另一个模糊类别,比如“幼小”或者“衰老”。实际上,模糊词语的核心意思对于模糊语言的理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使模糊语言有个相对固定的意思成为可能。

(三)多样性模糊语言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模糊语言不总是表达模糊意义的,如“softbeverage”(软饮料)中的“soft”,它就表示不含酒精的饮料,不再变动其义了;另一方面,一个模糊类别所涵盖的范畴是多变的,比如“youngman”(年轻男子)一般指16~30岁的男性,而“youngarchbishop”(年轻的大主教)则习惯上指的是45~60岁的范畴,30岁的体操运动员是“老”运动员,但30岁几乎不可能当上大主教。同一模糊词语引发的不同语义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文化影响到了模糊类别的范畴所在。由此可见,模糊语言的研究应该重视社会和文化因素。

三、文化对模糊语言的影响

一般而言,由于自然物体本身的模糊性,人类认识、表达世界的局限性和主观差异性等原因,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产生,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此外,文化、语言和交际三者紧密联系,辩证统一,模糊语言受文化影响很大,不同的传统习俗、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价值体系等因素左右了跨文化交际中模糊语言的使用。

(一)传统习俗人们传统的交际方式和母语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模糊语言的使用因语言而异,有些语言传统上是模糊的,但是来自此文化传统之外的人却觉得这样的交际很困难,无法理解。最典型的例子,经常出现在跨文化交际言语中的表示可能性的模糊词“maybe”、“perhaps”、“rather”,“maybe”在许多文化里表示“impossible”,有些时候“yes”也能表达“maybe”的意思,而“perhaps”则表达“no”的意思。语言与传统习俗紧密联系,传统习俗是引起文化差异的因素之一,反射和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日常行为。模糊语言反映了文化,没有文化的依托,模糊语言将失去意义。又如亲属称谓上的差异,英语中“uncle”既可以指母亲的兄弟又可以指父亲的兄弟,但汉语中对此有不同的称呼,如“舅舅”、“叔叔”、“伯伯”、“姨夫”等。

(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中模糊语言使用的一大因素。由于不同的地理文化,人们对同一个词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对某些模糊词语的理解依赖于环境因素。例如“yankee”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美国公民,但是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可能认为“yankee”指的是那些住在美洲大陆的人,而那些南美洲人认为“yankee”指的是住在北美洲的人,住在拉丁美洲的人认为是指美国人,但美国人认为是北方人,北方人则认为是指新英格兰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