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经济学教育论文
本文作者:周建康 梅小文 单位:扬州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世界各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暴露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蜕变、贫富悬殊等世界性危机,促使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的长期发展的模式。人类的社会实践表明:人的需求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整个社会文明总是不断向前推进,发展是硬道理。人类应当在不超出支持它的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一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从生态学范畴中引伸出来的,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DC)于1998年发表《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有经济的增长,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2.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需求,要实现人、资源、环境协调一致的发展。3.经济发展应与生态发展协调一致,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人类自然观的转变,由对立到和谐,是人类经过几个世纪摸索和努力,逐步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模式,是对过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和创新。
二、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频频、日本经济衰退、俄罗斯金融动荡、欧洲经济发展迟缓之际,而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至今已连续120多个月的增长,远远超出了战后美国增长周期平均50个月的水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经济确实与众不同,出现了许多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新经济现象,这种新经济现象的本质就是知识经济[1]。它的本质是对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技术及其产业。确切的知识经济的定义为:知识经济就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知识产品的生产(产生)、分配(传播)和消费(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2]。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高速、互动、共享知识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而且是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经济活动的巨大推动力量。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激发人们智力创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由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一些特征,正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技术特征。
2.高科技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按联合国组织的分类,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高技术产业将逐渐成为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化是知识经济增长的核心,高技术产品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能力与效率。
3.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Schumpter在1934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当代创新的内涵就是通过科学研究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技术,也就是通过科研产生高科技的过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就形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改变时代的知识经济的“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不竭资源,知识经济依靠智力资源、知识产品和高科技,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4.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按经济学生产理论,知识经济的生产函数[2]可表示为:Y=f(K,R,C,L)其中:Y代表产出;K代表智力资源;R代表自然资源;C代表资本;L代表其产品的增加主要取决于稀缺自然资源投入相应增加的劳动。知识经济改变了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第一生产要素,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获取最大利润为生产目的的工业经济,代之以高技术产业为主要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成了生产要素中最有活力的一个部分。人的智力资源是无限的,人用智力资源来集约利用稀缺自然资源的能力是近乎无限的,人用智力资源开发富有自然资源来代替现在不得不依赖的稀缺自然资源的能力更是无限的,无限制的知识资源可以推动无限制的科学技术发展,而无限制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推动无限制的新产品开发。因此,知识经济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5.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智力资源)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将成为社会组织的骨干,全面数字化将成为社会组织的主导。世界各国经济的互相融合日益紧密,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整体。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整体。
三、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的教育观
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以交互式、网络式向人们提供知识,使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方式、效率和速度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崭新的任务。教育工作必须抓住创新这一知识经济的灵魂,努力转变教育模式和教学模式,把培养创新精神,推动创新活动,作为重要的培养内容。
1.建立新的培养机制,加强素质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一是教育的单一性,二是教育内容的片面性,三是忽略了人才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轨。知识经济是在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整个经济的基础不是技术化而是知识化。知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不仅仅是指自然科学知识、技术知识,还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在内的广义的知识体系。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综合素质的要求,知识经济的教育不再是应试教育。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智力的不断提高。因此,知识经济的教育不能再是阶段性的教育。未来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知识经济的教育要求包含单独的学科知识、综合知识形成的素质,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取、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是把自己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把自己素质创造性地表现出来的能力。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任务。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字型结构[3]。“一”代表掌握知识的宽度,“I”代表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素质教育应该是精深专业知识与广博基础知识相结合的通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