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水利设施论文
作者:赵婧 张翔 单位:安徽大学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地区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农民生活的稳步提升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农业水利是促进地区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障乡镇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安徽基础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安徽地处长江下游,淮河中游,以长江和淮河为界,安徽分为淮北,江淮和江南,安徽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大省,然而由于安徽省位于中纬度地区,是高空西北环流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遭遇和控制的地带,常常有暴雨和干旱,所以安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旱涝灾害的频发地区。虽然气候条件是造成洪涝频发的主要因素,但是安徽省在防涝抗旱方面的工作尚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也是自然灾害预防调控的重要基础。近几年安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相比中部其它农业大省,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原有设备老化,新增水利设施不足现有的设施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年限过长,设备老化,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从2000年到2009年,安徽省农村小型水电站和水库只增加2%的数量,反而因为老旧报废了一些设施,而本省农业不断地发展,提高了对区域水利设施的需求,以致于落后的农业水利设施不仅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也阻碍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
(二)维护管理不到位,产权制度未明晰农业水利设施管理机制不健全,因为水利设施主要是集体经济时期兴建的“公共物品”,在产权未明晰的条件下,其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导致使用者只关心设备使用的最大效率,只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了长远发展,对设备进行过度的使用,不重视对其的维护与有效管理。所以即便设备存在也没有发挥出最大化的效用;以安徽地区2000年至2008年时段为例,农业水利设施年平均维护费用虽然逐年递增,但是管理与维护总支出仅占其总支出的5%,80%以上的费用都用于新建设施,存在较为不合理的“只重投入,不重维护”的问题。此外,作为农业主体的农民在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和建设中参与意识不强,中小型水利设施乡镇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多数地区农业水利设施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三)财政拨款不到位,建设资金缺口巨大安徽省部分地区因为财政资源的有限,没有充分的资金投入用于新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充分的财政支持是水利设施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安徽财政收入并不充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从安徽省2005年至2008年水利设施建设总支的年平均值,仅为发达地区平均水平的60%,但是本省是一个水旱常发的省份,水利设施建设需求性与紧迫性巨大,但是财政资金的不足,限制了区域水利基础设施的发展,随着设备的老化、管理效率低下、维护不到位,必然影响安徽省的农业生产安全与水旱灾害的预防调控。
二、河南省基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也是洪涝干旱重度频发区,但是河南的粮食产量却不断创出新高,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农业产粮大省。自古以来,风调雨顺是一直流传的粮食丰收的前提,堪称农耕史上传奇的河南的农业生产却是一直在同频发的旱涝灾害斗争中进行下去的,在不乐观的自然条件下,河南农业发展如此迅速,与其日趋完善,精益求精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密切相关。水利自古是农业的命脉,河南虽然作为一个洪涝灾害横行的省份,但是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全国先进,可以为其他省份的水利事业提供借鉴。河南的水利建设基础也是非常薄弱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没有一座大中型水库,河道堤防破旧不堪,有效灌溉面积只有646.88万亩,旱涝保收田仅有12.83万亩,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河南省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表一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9年,河南的农田水利建设一直在逐渐变好,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田已经与建国初期的水平比有了巨大的提高,在2009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5033千公顷,旱涝保收田达到4051千公顷。到2008年全省基本上实现了机电灌溉,为河南成为全国第一的产粮省奠定了基础。在河南政府的领导下,到新世纪后十年,无论是水库还是灌区,河南都在稳步增加。建国初期河南没有一座大中型水库,而到2008年,拥有大型水库21座,中型水库104座,2008年底,灌区数达189处,3.3万公顷以上的灌区有13个,拥有完备的基础水利设备是农业生产的必须条件,水库和灌区的增加极大的促进了河南省农业的发展。从表二可以看出河南的治理措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从2000年到2009年,河南易涝面积并未出现大幅度变化,但是除涝面积却大幅度增加,在2000年除涝面积占易涝面积的87.7%,到2009年比重增加到92.2%,尤其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2000年治理的面积占流失面积62.7%,到了2009年此指标为72.8%,在修建堤防方面,堤防长度约来越多,保护了越来越多的产粮区,为其粮食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其水利设施建设先进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发展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一直都是实现农田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南在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了滴灌,集雨水窖工程,用极少的物质条件兴建水库灌区。
(二)防洪减灾体系完善:淮河流域一直是水灾重发区,不治理频发的灾害即便修建再多的灌区和水库都不可能带来农业的发展,河南政府积极组织群众清理淤积的沟渠和河道,在各地兴起防洪排涝治理工程,为粮食生产建立了有效的“防护网”。
(三)与时俱进的政策:河南近些年来着手转变依靠国家投资办水利的传统观念,河南水利部门依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开放农田水利建设主体范围,同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各地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的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方法和政策。
(四)有限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利用:对于安徽、河南这样的经济非发达省份,财政收入本就不是特别充裕,投资于“隐性”的农田水利建设便是更少,在不容乐观的经济条件下,河南作为产粮大省并不是盲目的追求财政投入基数,而是创造性的把有限的农口资金捆绑使用,着力在农业生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建立了稳定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政府投入,集体和农民一起投入的多元投入体系。其实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资金问题在农村更是突出,河南水利部门迅速调整政策,加强完善国家、地方、群众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投入机制,使河南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至于太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