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社会生态论文
作者:马健 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生态是指自然界中满足事物生长发展的生存环境,社会生态是指人类社会中人和社会团体存在和发展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改革事业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的确立有着巨大的政治优势。目前,理论界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研究,从指导思想、原则、体制和重大意义研究得多,而对它的生存环境等生态视角研究得少,本文力求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探求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的新视角,为理论界的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一、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确立的主流生态研究
“政治发展”的概念,是西方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政治发展就是向着某种既定政治模式的过渡。在我国,第一次提出“政治发展道路”这一概念的是江泽民同志。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首先提出“政治发展道路”问题并写入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再次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进行了揭示,并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问题。我们党在新世纪提出了有别于西方政治发展道路问题,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目的,是一条民主之路,以和谐、协商、包容、对话为特点,是一条和谐之路。”①
(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存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这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标志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基础政治发展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政治文明的路径选择,由于中国国情所决定,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不可能走西方之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的探索,终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方针。这里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和遵循的政治基础。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本质内容政治发展道路是由国家政权性质决定的,一个国家的政权性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的走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实行的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制度,这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最根本的国家制度,即国体,他反映了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阶级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产物。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性质决定了人民在国家的主人翁地位,反映了我国政治发展道路广泛的政权基础,揭示了我国政治发展道路新的特征和任务,指出了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广阔发展前景。
(四)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开辟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政治道路的发展提供了制度选择和政治保障。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与社会主义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发展道路,它以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重要规范宪法为基础,以民主建设作为重要手段,以保护人权作为目的,与以往任何类型政治文明相比都有本质区别,她与建立一种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五)坚持“四大制度”建设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制度平台政治制度是政治发展道路的物质载体,是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中国走向社会主义之后,特殊的社会生态环境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模式必然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第一,建设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制度核心的民主国家。我国宪法在原则上确认了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最高地位和权威。第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们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内容:一是参政议政、二是民主监督、三是政治协商。我国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证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重大的影响。第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构架的特色。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基本权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第四,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第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本质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核心体现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从我国基层的政治实践来看,它拓宽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视野,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