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社会生态论文 » 正文

青年所在的社会生态环境

2021-4-9 | 社会生态论文

作者:史金旺 陈岩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一、21世纪青年处于一个怎样的“社会生态环境”?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先生如是说。毋庸讳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行曲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和谐的音符。曾几何时,“潜规则”已不再潜水,而是登堂入室,明目张胆。有人戏言,“潜规则”也是规则,总比没有规则强。正常的社会规则(法律、道德、宗教、习惯)在“潜规则”的挤压下变得岌岌可危。常言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如今,这句谚语却变成了“七十二行,行行有潜规则”。这样的表述似乎有些夸张,但是在个别行业中的确如此。花样之翻新,名目之独特,着实令人佩服。对此,青年早已有所领教,部分青年也已加入了践行的队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青年在被“潜”下去的同时,其价值观、理想信条也被逐渐扭曲,“一切向钱看”的理念正瓦解着他们通过努力改变人生道路的思想。今天,在富二代奢侈生活的展示下,部分青年按捺不住躁动的心,虚荣、浮华占据了思想的最高点,晒艳照、求包养,故意发布当“小三”的光鲜生活,“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人们不禁惊叹:青年,你怎么了?时代所赋予的重任不愿担当,社会责任也一再推卸,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群体?当深圳中学生做好事获得万元奖金的事迹被大肆报道时[1],当南京青年主动扶起被撞的陌生老太而被当做肇事者站在被告席上时[2],人们才明白,这不仅仅是青年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是道德进一步失去阵地的悲哀。当奖金不再发放给好心人时,当好人好事数量急转直下时,当“这年头还有这样的好人”、“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会扶”的恶劣观点成为一种“主流”时,人们又会责问:青年,你做好应对的准备了吗?从众心态是导致青年缺乏理性分析的最大诟病。

孔子曰:学而优则仕。对权力的痴迷、对体制内身份的向往,使得青年为此拼命奔波于各地的公务员考试考场,争夺那僧多粥少的可怜岗位。因此,公考成为青年最敏感的神经,似乎在中国除了当公务员干其他任何工作都是那么卑微低贱。这一现象将青年的感性、从众心态暴露无遗。在河北大学发生撞人事件后,许多青年对“官二代”发出了严厉声讨,但同时这件事也加剧了青年对权力的向往,刺激了他们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当下,专业与就业不对口已成事实。山东某事业单位招聘环卫工人时,竟有数10名大学本科生激烈竞争,殊不知该岗位只要求具备初中文化。此事一经报道,舆论一片哗然,褒贬不一。这样的就业是否是对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专业完全对口虽然很难,但是最起码也应该考虑去相关行业就业吧,如果人人如此,势必重回“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孩子———放羊”的无限循环中去,那么国家设置专业分类又有何益?今天的青年已不再相信条条大道通罗马的人生格言,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论断在今日中国出现了复归的怪象。青年期待着有朝一日如范进而中举成名,殊不知在范进身下又横卧着成千上万的孔乙己。就业观念的畸形消解了青年仅存的那点理性,“万般皆下品,唯有公务员高”犹如一针兴奋剂,刺激着青年沉湎于自己编织的空中楼阁之中,即使明知考试犹如飞蛾扑火,却也在所不惜。“重在参与,享受过程”成为了他们聊以自慰、排遣抑郁的精神麻醉品。

犹如一枚硬币具有两面性,网络环境在带来信息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个人话语空间急剧膨胀,舆情在传达民意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了篡改民意的风险,在诸多此类事件面前,诸多媒体推波助澜而成为“幕后黑手”,而青年却往往轻信于媒体的片面报道,先入为主的观念左右着他们的思维,在缺乏怀疑、批判精神的盲目激情下,青年也成为了媒体的“帮凶”。总之,当下的青年正处于一个复杂的生长环境中,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十分尖锐,问题十分复杂,“80后”、“90”后的青年该如何应对呢?

二、青年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施行,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也逐步实施。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们,其成长环境与其父辈相比非常优越,但由于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任性、孤独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教育模式的僵化、学习的功利性使孩子们从小成为教育流水线上的产品,分数代表了一切,而情感的培养、道德的提高却被一再忽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今,当年的“小皇帝”、“小公主”已过而立之年,“毕业就等于失业”是青年面临的最大尴尬。满腹的壮志理想在残酷现实的挤压下已干瘪变形,赚钱已成为青年做出反应的唯一刺激源泉和行动目标,“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已显得过分迂腐,理想再一次给现实让路。试问,如今的青年是否还有理想,他们的理想究竟又是什么?青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不同的路线将到达不同的彼岸。富士康的“13跳”,再一次将青年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青年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如何排遣抑郁、化解压力,成为了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3]。

失望、甚至看不到希望是所有青年面临的共同恐惧。的确,理想很美好,但现实总在和青年开玩笑,而且是一个个大大的玩笑。总以为学习可以改变命运,但结果发现大学几年兢兢业业的学习却抵不过关系户的一个招呼,“读书无用论”在青年中大有蔓延之势。今日之青年面临着父辈所不曾有的巨大压力,“421”的家庭结构、房奴与孩奴的现实境遇,使青年成为臧克家笔下的老马,“身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但是青年又怎会乐于忍受、甘于如此呢?“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青年选择了前者,于是偏激、惊愕成为人们对青年行为诠释的代名词。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的挤压,使得一些青年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马加爵在爱情受挫、友情缺失的绝望境地结束了室友的生命,也同时接受了死刑的判决;药家鑫撞人后杀人的疯狂举动也最终埋葬了自己的青春。血淋淋的事实,让全国人民都非常震惊、痛心。拥有亲情、友情、爱情本是非常美好、非常幸福的,即使某天我们可能失去亲人、朋友、爱人,但至少我们应正确地面对,要学会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任何的强迫都可能形成对感情的二次伤害。青年往往在情感缺失的时刻丧失理智,过激言论尚可理解,但偏激行为必须要受到谴责。当下在网络上随便输入“分手”、“杀”等关键词,链接的案例不在少数,某些青年的行为不仅毁掉了个人的前程和家庭的幸福,而且也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