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社会生态论文
作者:王丽红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世纪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环境灾难,人类再也无法承受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和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以及由此给人类带来的人地之间、人际之间及代际之间的种种紧张关系。生态危机不仅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引发了人类在生存环境、食物医疗、种属基因等方面的生态综合性危机。为解决人类危机,我国目前采取的措施多着眼于传统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植树绿化及节能减排等,其效果仅限于降低或减慢环境破坏的程度、规模、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危机,更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国际社会环保呼声日隆,但全球性生态问题仍在加速扩大化。2000年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树立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生态化转换是关系到生存、发展、健康、幸福的根本,是各行各业以及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它将成为地球上每个人的唯一选择,并在行动上付诸实施。[1]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我国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而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是创新型国家建成的基础。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急切需要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3]在此大背景下,为实现从根本上消解危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走生态发展之路,打通生态经济发展路径,实现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
1创新转型发展,打通生态经济发展路径
创新转型发展的核心就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即从经济、社会、生态相分割的发展形态向协调发展形态的转变。为打通生态经济发展路径,需创新转型发展,实现四个转型:
1.1发展模式的转型传统发展模式目标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和财富的急剧增长,以资源、生态、环保为发展代价,单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发展模式谋求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发展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发展,使产生的综合性影响与经济社会的基本规律相适应。[4]地区发展要采取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方式,既要考虑效率,又要注重环境,关爱生态,追求可持续发展。
1.2资本结构的转型生态资本、知识资本、物质资本与社会资本共同构成生态经济时代的资本体系。生态资本的公共性决定其基础性地位和保值增值的根本要求,应由政府充分表达出来,实现从单一资本结构向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复合资本结构转变。
1.3成本结构的转型传统工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外部不经济性,表面看是对自然的漠视与不尊重,其实质则是私人成本社会化,把企业和个人盈利建立在他人损失的基础上,私人并没有负责其给社会带来的所有成本。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是大生态效益的整体损失,即总体不经济行为,也就是物质资本损害生态资本。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把资源、环境、生态等生态资产“内化”为经济要素。
1.4效益结构的转型传统经济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其它效益,割裂了其内在联系。经济社会效益应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经济遵循整体效益规律,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有机统一。因此,为实现效益结构的转变,必须构建综合效益取向,同时兼顾代际间效益的新型管理机制。
2经济社会生态性转型
经济社会生态性转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只有成功实现技术的生态性转型,经济社会才能进入生态化时代。
2.1科技的生态性转型目前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还多限于在食用、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建材家具等直接的阶段,尚未达到科学利用的程度;现有的生态生物技术的内核仍是工业革命的技术内核,对生态环境仍具有相当破坏。[6]生物资源及其组合后产生的新物质等,要进行精细的分析研究,认识其特性和功用,才能实现生态生物技术的突破,如在虫病灾害、医疗保健、能源化工甚至种属基因等方面实现技术转型,前景可观。因此,现代生物技术要发展低污染、低破坏、低消耗、资源有序利用并更新快、易替代、对人身心没有危害的生态生物技术。
2.2经济可持续性转型为实现经济的生态性转型,主要发展生态经济,将经济系统纳入生态系统,实现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生态经济如何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般需实现五个转变(转型):一是劳动方式和用途转变。恢复生态的长期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通过教育转化新生代农民,农民可由季节性农工向专业农林工人转化,实现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上产业和代际的作用,可创造性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二是生产方式的转型。生态农业可对化肥农药及石油农业实现转型,由劳动密集型、粗放型生产转向集约化、资本化发展,经济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性发展。三是经济结构和收入来源转型。政府可以逐渐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梯次转移、梯次开发和多层次纵深发展,实现经济结构和收入来源转型。[7]生态的恢复和长期维护既能够逐步调整农业结构,又能够改变目前单一性的种植经济和链条很短的农业生产形态,并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和非种植收入。四是发展动力转变。生态恢复和经济社会的生态化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初始动因,更成为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动力。五是生活方式转型。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带来消费的分化发展,不理性和过度消费时有存在,现有的大排场、高消费及一次性消费等生活方式对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生活方式凸显其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全社会应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理性节制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2.3社会和谐性转型环境的优美和资源的丰富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5]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目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环境危机又将使不稳定因素变得更难预料。生态恢复有利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促使社会正向分化,实现社会的和谐性转型。
2.4人类文明生态性转型随着工业文明的深入发展,人类生产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同时有着自身的增长边界和发展极限,并伴随负面效应。工业文明已给人类带来一些全球性生态灾难,必须由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以实现新的跨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够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新型文明的重要标志,居于人类文明形态的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