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
本文作者:吕新利 单位: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鹤岗分公司煤炭质量管理处
近几年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资源和能源量越来越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的浓度也越来越高,使得全球变暖的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另外,近几年来在我国出现了低碳经济思想,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低碳经济就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在发展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要想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定量性原则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当中,要想建立更完善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就要遵循定量性原则,使其具有可行性。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评价指标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针对那些难以进行量化的指标,应该将其划分为几个等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量化。
(二)系统性原则
在评价低碳经济时,要对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各个重点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全面地反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划分系统结构时要进行分层划分,这样才能够保证系统的控制力度。为了提高指标的系统性,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但是,还要对各个指标起到足够的重视,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内容挑选出来。这样才能保证系统体系的简洁性,使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三)动态性原则
我们应该明白,发展低碳经济不是静态的,这是一个动态的内容。所以必须要重视低碳经济的动态可比性。具体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进行纵向的时间序列的比较,还要及时发现各个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在制定过程中要保证规范与国际接轨,更好的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四)全面性原则
低碳经济的指标能够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同时,该原则的实现需要多种能力的协调配合,如高效的信息搜集能力及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等。
二、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
(一)评价指标的处理
在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充分考虑各项指标量纲、口径的不同,应实行标准化处理。一方面,正向化转变,取逆向指标的倒数值,进行正向化处理;另一方面,无量纲转变。如果单纯采取正向化转变方式,可能造成指标的离散变化,再加上指标的量纲差异性存在,对指标数值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提高评价指标的可比性与评价性,可采取归一化方式,实现指标的平滑替换。
(二)综合合成法
在判断各个区域的低碳经济指标时一般都采用线性加权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衡量经济发展状况。
(三)对结果的评判
对于碳排放量国内外专家都做出了详细的研究,并且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出了准确的标准。只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按照该标准进行,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低碳经济评价指标
(一)关注碳排放量,评价生产力指标
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核心评价指标。通过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评价,可将由于能源消耗而产生的碳排放量与GDP产出相结合,客观反映社会整体经济状况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变等,衡量我国城市在特定时期的综合低碳技术水平。由于生产力与经济结构指标直接关联,因此碳生产力的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城市的技术积累、货币资产状况等,以此控制单位能源消耗量,判断潜力。对于一些地区来说,正处于重化工生产阶段,必然与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矛盾,仍然以整体经济指标作为评价宏观碳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另外,有关低碳生产力的指标评价,还包括产品的单位能耗,如水泥综合能耗、吨钢综合能耗、火电煤耗等。同时也可以对重点行业单位的碳排放量指标进行评价,以此获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加快污染治理,评价环境指标
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环境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目标之一。经国内外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对缓解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具有互赢互惠的优势。因此,加快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尤其强调工业三废处理、废弃物的碳排放强度两大指标,综合反映废弃物的产生量、处理水平以及工业污染的治理水平等现象。
(三)加大支持力度,评价政策指标
以我国实际国情为出发点,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阶段及各项资源的支持,充分认识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与趋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等战略目标,进一步发挥碳汇潜力,以此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无形之手。经大量研究实践表明,通过应用清洁的能源结构,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费中的碳排放量,优化产业结构,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碳产出效率优化,提倡绿化消费模式,降低人均碳排放量。但是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与政策的支持。因此,构建并完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必须加强碳排放的监管力度,不断提升社会公众意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切实执行各项低碳标准,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提高节能减排的主动性与经济性,推动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