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
本文作者:王莉 陈浮 陈海燕 张绍良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1],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提出。低碳经济[2]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其发展会给土地利用带来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城市建设中对土地的粗放利用是导致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集约利用[3]可以有效地降低单位土地利用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碳排放。因此,深入研究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可能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选用Tapio脱钩指标为评价手段,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以江苏省昆山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低碳经济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脱钩关系,并以此为理论依据,为江苏省昆山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研究方法
1.1脱钩定义
“脱钩(Decoupling)”一词源于物理学领域,意为具有响应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存在[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脱钩概念应用于农业政策领域分析农业政策与贸易和市场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将脱钩定义为经济增长与环境因素耦合关系的破裂或恢复。Tapio将脱钩状态进一步细分为8大类,来研究交通业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促进了脱钩指标构建的系统性。
1.2脱钩指标
OECD脱钩指标构建模式和Tapio脱钩指标构建模式是国际上通用的两种模式。将脱钩指数用于低碳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碳耗度是环境压力,土地集约利用作为经济驱动力,如果综合碳耗度增长率与土地集约利用增长率呈现不平行的现象,即称发生了脱钩现象。脱钩关系又分为相对脱钩和绝对脱钩。相对脱钩表现为二者的增长速度都为正且土地集约利用增长率高于综合碳耗度增长率;绝对脱钩表现为土地集约利用呈现稳定增长而综合碳耗度下降。Tapio根据脱钩弹性值的大小对其展开了更加细致地划分,定义了8种脱钩状态,如表1所示。从表1看出,将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增强的同时,综合碳耗度相应下降,即土地集约利用与综合碳耗度严格“脱钩”的情况称作“强脱钩”,这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经济互相促进发展的理想状态。而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下降的同时,综合碳耗度反而增加,即土地集约利用与综合碳耗度严格“反向脱钩”的情况称作“强负脱钩”,这是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经济不合理的悖谬状态[6]。其他情况虽然也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规模的理性增长或综合碳耗度的下降,但伴随其变化出现了综合碳耗度的增长或土地集约利用规模的同时减少,两种状态的脱钩指数均大于零(DI>0),并未出现土地集约利用和综合碳耗度的“强脱钩”或“强负脱钩”状态。因此对不同状态进行进一步界定,利用0.8和1.2两个临界值,将其他不同状态进一步定量界定出6种状态,分别称为“弱脱钩”(0<DI<0.8)、“增长连结”(0.8<DI<1.2)、“扩张负脱钩”(DI>1.2)、“衰退脱钩”(DI>1.2)、“衰退连结”(0.8<DI<1.2)和“弱负脱钩”(0<DI<0.8)。这6种状态都不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脱钩分析体系构建
2.1低碳经济发展指标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各国学术界和政府的普遍关注[7]。一般认为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绿色、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8],电消耗强度反映了单位GDP的耗电量,集中体现了地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消耗程度。由于低能耗是低碳经济三大特征之一,所以该项指标可以作为研究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低碳经济的低排放特征可以通过单位GDP的COD排放量衡量,反映的是研究区是否达到低碳经济低排放的特征。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低耗低排低污染的特征,所以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收入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地区的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选取电消耗强度、单位GDP的COD排放量和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收入作为衡量低碳发展的三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计算过程中,电消耗强度、单位GDP的COD排放量与低碳经济联系密切,所以两者的权重高于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收入权重。
2.2土地集约利用指标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土地利用强度和投入水平的提高[9];(2)土地产出效益的改善[10];(3)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11]。容积率、建筑密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强度可以有效反映上述三点的发展现状,是反映土地集约利用常用指标[12]。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从2004年开始对全省开发区进行集约利用评价试点,并建立了江苏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2007年国土资源部将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试点扩展至全部省级以上开发区。但由于省内试点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国土资源部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005年、2008年全省开展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时对各项指标的阈值和权重均作过较大的调整。借鉴江苏省开展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的经验,根据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考虑分析的全面性,本研究提取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强度作为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13],分别与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指进行标测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