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历史小说论文
作者:刘宗铱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繁荣可以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姚雪垠的《李自成》为代表,此时的文学创作仍为一元话语的宏大叙事模式,大约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文学观念、历史观念的新变,特别是90年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商业性消费文化的发育成型,人学观念的深入,历史小说的叙事话语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本文主要理清历史小说在当发表展的三个主要的历程,探讨当代文化对历史小说文本内涵的渗透与影响。
一、第一阶段——政治激情化时代对历史小说的渗透
毛泽东在1942年文艺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这一方针驱使了大批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抒写了自己的政治意向,响应国家号召,将阶级斗争进行到底。具体作品以姚雪垠的《李自成》为代表,由于社会客观的政治导向作用,以及整体论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使得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特点是:类型化人物及典型化的性格、宏大社会叙事遮蔽个体感官及欲望,因此导致这个阶段的历史小说反映历史生活时,出现以偏概全的普遍创作现象,也造成了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和真实的历史生活之间的深度丧失。如自称为“历史现实主义”的姚雪垠在谈到《李自成》创作时说:不论今后向前写还是回头修改,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努力写好阶级斗争,反映历史的客观规律,而不写自己所不理解的事,也不写在历史本身规律之外、历史条件允许之外,附加不可能的事”。
姚雪垠在《李自成》第一卷修订本《前言》中说:为了“使李自成和他周围的英雄人物在小说中一出场就处于武装斗争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之中,通过一次全军覆没的严酷考验刻画他们的英雄形象”,作者把李自成一出场就推到了绝境,采用了潼关南原大战作为小说的开端,这样,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性格特征,一开始就在尖锐剧烈的斗争中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二、第二阶段——80年代个人意识的觉醒与历史小说的转型
历史小说的转型期大致可以从1983年起始,延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非政治的内容逐渐浮出了社会的水面,作家的视角已经开始触及到揭示封建主义君权独裁以及封建专制制度摧残人性的内容,开始涉及了非阶级、非政治化,纯人性方面的内容,但政治化的“影子”仍然环绕在作品之中,在艺术向度上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艺术重心已不再满足阶级论,农民革命动力说的概括和反映,而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把艺术思考与笔触投向朝代兴亡、文化人格、心理结构、人性冲突等历史的纵深,从中开掘题材所固有的迪人警世的思想意蕴;二是描写对象开始开始广泛地由农民扩大到知识分子、通知阶级内部矛盾等各个领域,并且其创作热情也由单一的价值倾向评判转移到对审美价值的把握上,写人叙事按照审美的需求来进行艺术处理,因而作品显示出较高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品格。”
例如莫言在小说《红高粱》中,将自己的故乡山东高密县作为自己言说历史的空间载体,以对“我”爷爷、“我”奶奶身世的追述而进入了中国抗战时期的生活岁月,由此展现出一种曾经流淌在中国乡间民众身上的原始野性强力和民族刚性精神。这时期的历史小说创作都呈现出文化向“内转”与“主体化”的倾向,使得作品中的人物更富有“人”的性与人情味,宏大的、单一化的价值观体系逐步走向了多元化。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致入微,让人物性格与形象更加符合一个普通人,而不是被时代“大写”了的人,因此,这部作品标志着历史小说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性与本真性。
三、第三阶段——多样化共存的90年代
历史小说艺术审美的自觉意识及多样化追求的出现,是在历史观念和文学观念发生重大革新。90年代以来,历史小说创作出现了多元化的艺术景观,不仅题材多样,涌现了帝王将相题材、才子佳人题材、农民起义题材、变法革新题材等;思想意蕴辐射多层面,如溯源传统文化、展现宫廷权力斗争、探询历史女性真相等;而且创作开始回归艺术本体,即历史小说创作不再拘囿于客观历史的真实再现,而是开始了多样化的艺术审美探索和新变尝试,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古典与新潮交错等繁复景象,在虚构关系、书写范式、叙事话语、形象塑造、叙述形式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于以往历史小说的探索新变现象。
如凌力的“百年辉煌”系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花非花”系列女性历史小说等,以强烈的情感倾诉串联情节,直呈历史女性心理、情感及生存本相;章回式通俗历史书写,如二月河的“落霞”系列,穆陶的《红颜怨》、《孽海情》,寒波的《公车上书•梁启超》、《西风残照•李鸿章》等,以章回体或类似的传统小说结构技法,讲究曲折传奇的情节编织等。二月河称:“必须讨好我的读者”的平民化与通俗化创作定位显然与其历史书写的通俗化章回体相对应。至于赵玫等女性历史书写,也与她们从情感、心理层面为历史女性命运的嗟叹和鸣不平及女性创作的历史成因等密不可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小说在当代的发展大致走过了三个时期,即政治激情化的爆发期,逐步“人”化的转型期及多元复合的大众化时期,因此,在这三个时期中,历史小说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叙事话语等文本内涵,都折射出时代的不同的光彩,从一元化走向了多元化,使得历史小说的发展发展从线性的历史故事叙述变为了多感性丰盈的历史虚构叙述,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是,历史小说越来越向平民阶层的生活趣味靠拢,是否会导致作家对观念文化的淡薄,从而使创作走向媚俗化、市场化与权力欲望化的途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