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 » 正文

林业低碳经济连续经营对策

2021-4-9 |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

本文作者:赵? 何友均 李忠魁 于天飞 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英国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1]。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缓解气候变化,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2]。当前,全球正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也必须确定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加快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直接的途径[3]。大力发展林业低碳经济,建设碳汇林业,通过增加碳汇达到减排的目的,是历史赋予我国林业的新的发展契机。推进传统林业管理、林业政策、森林经营的内部变革,有助于实现高效和低污染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绿色发展模式。

1森林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

首先,森林是利用太阳能的最大载体。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动物依靠将这些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和热能来完成生命的整个过程。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承担着太阳能转换的主体任务,成为地球生命系统的能量库。森林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能源宝库[5]。

其次,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一共储存了约2.48亿t碳,其中有1.15亿t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6]。通过开展植树造林、森林恢复、合理采伐和科学管理,可不断增加森林对碳的吸收。森林通过生物过程固定二氧化碳,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具有投资少、成本低、综合效益大等优点[7]。

第三,森林蓄水保土的功能减少了采用人工的土石方工程,节省了能耗。茂密的林冠可以截留降雨量的15%~40%。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层可以吸收降雨量的50%~80%,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森林在减少径流和蓄水的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的损失,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林业发展对化工产品、化肥和化石燃料的需求,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8]。

第四,森林净化环境的功能可减少或消除各种污染物排放。森林能有效地吸收和减缓大气污染物,每公顷森林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的年吸收量分别为748t,0.38t和22t[9]。中国森林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达0.32亿t,年滞尘量达到50.01亿t[10],相当于数以亿计空气净化设备的作用。森林通过吸收各种污染物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意味着各种人工设备使用数量和时间的减少,同时也降低了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数量。

第五,森林可提供多种多样的林产品。森林提供的产品包括林木产品和非木产品,如林果、林药、林脂、林胶等,以及森林动物、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作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4大战略能源资源,森林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优点,而且还有占地少、一次种植长期持续利用的优势,是新兴的绿色能源。

第六,森林维护生态安全,降低物质与能源消耗。森林能够调节气候,控制泥石流、固定沙丘、防治荒漠化以及保护农田、堤岸,减少风、雨、气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人与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使农业和畜牧业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发展并获得高收益,降低了生态系统调控的物质和能源消耗。

2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内涵

林业低碳经济是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方法和手段,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林业低碳经济的内涵是在不影响林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管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降低林业生产经营和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林业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经营活动和经济活动的低碳化。通过发展林业低碳经济并增加森林碳汇,可以抵消或中和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利于实现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目标,最终实现林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通过积极有效地贯彻低碳发展理念,利用或开发、应用新的低碳技术,在有效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林业经济产品和经济产出,从而减缓气候变暖,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1],以实现全社会的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3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将森林和森林管理纳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的共识。通过科学设计,可在实现低成本减排的同时带来多重效益。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可与适应气候变化形成协同效应。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避免毁林等方面的努力,就是将相关资源在自然碳汇方面的价值转化为具体的经济效益,与其所具有的其他价值进行综合的权衡,从而引导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朝低碳方向转型[12]。而我国发展林业低碳经济具有以下几种路径。

3.1建设低碳森林培育业

森林培育措施都是为增加林木的生长速率和生长量,以达到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客观上都可以增加碳汇。但如果营林措施不合理,可能导致增加碳排放,有的甚至变为碳源。例如,我国南方的全垦整地和炼山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从长远看不利于碳汇。建设低碳森林培育业,就是要利用现代科技、现代化管理等手段,实现科学经营,加强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能源林的建设以及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营造、保护和改善,加大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提高森林资源总量,从而增加森林碳汇储量。研究表明,中国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多吸收固定0.6亿~7.1亿t碳[13]。同时在森林培育全过程中,应科学整地、施肥和抚育,减少土壤、化肥以及林木腐化分解等释放的二氧化碳,并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实现森林培育过程的减排。

3.2发展低碳森林旅游业

森林旅游是以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作为主要旅游资源,利用森林及其环境的多样化功能,开展旅游活动。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200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旅游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4%~6%[14]。我国森林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森林公园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其他类型森林旅游景区协同发展的森林旅游格局。2010年,我国森林旅游社会综合产值达到2800亿元,我国森林旅游人数正以每年18%左右的速度递增,森林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5]。发展我国低碳森林旅游业,首先应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林分质量,促进森林资源快速恢复。其次应实现森林旅游经营企业的低碳化运营,包括森林旅游区内交通低碳化、建筑低碳化、能源低碳化、用品低碳化、商品低碳化、废弃物低碳化等。与此同时,还应倡导低碳行为意识,引导森林旅游者实现低碳化消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