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
本文作者:谢川 李晓琴 马倩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随着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不断恶化,低碳理念和低碳经济成为了当前各行业积极实现转型的新方式,与此同时,低碳旅游方式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重视。随着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进一步升温,西部高原旅游正在成为新一轮的热点,但是这些地区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基础薄弱,而高原小城镇作为高原地区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旅游业稳定发展的支撑点,如何通过低碳生态理念,联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高原小城镇低碳旅游开发,已经成为高原小城镇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
1高原地区低碳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需要保护开发。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特殊性,生态环境及其脆弱,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草场退化已日趋严重,湖泊萎缩,面临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重要动植物资源的严重破坏。任何经济活动都不能以破坏高原地区原有的良好自然环境为代价,在发展高原旅游小镇特色旅游产业的同时,要寻求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
第二,高原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亟待永续利用。它拥有雪山、冰川、森林、草原等壮丽的自然旅游资源,更有民族风情、民族村镇、文化遗产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西部高原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前往这些地区,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成为了当务之急,这与低碳旅游发展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第三,高原地区市场潜力巨大,促进旅游扶贫。高原地区旅游业中欧美市场、自驾车市场、户外运动市场等都具有一定的基础,旅游资源坚实的基础,决定了高原地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通过旅游业的低碳开发,有利于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旅游扶贫政策的实施。
第四,高原地区拥有政策支持,亟需实现途径。国家和地方对高原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在民生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加之旅游援藏政策的推出,有利于高原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转变。
第五,高原地区环保意识滞后,需要增强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导致环保意识滞后;作为高原地区的旅游者,由于对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性的不了解,可能在旅游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对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低碳旅游方式的引入有利于建立基于居民和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教育机制。
2高原小镇低碳旅游开发体系
高原小镇作为这一区域的集镇,联系着周围的各个景区、景点,在这一层面上,高原小镇便是高原旅游集镇,拥有游客集散和接待的功能;另一方面,高原小镇由于独特的人文氛围和城镇形态,本身也是旅游目的地。在高原小镇的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引入低碳理念和相关技术,结合高原小镇的集散、接待、目的地的功能,通过城镇基础设施、旅游相关要素以及城镇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低碳渗透和介入,打造高原低碳小镇的软硬环境。实现旅游开发、城镇建设的低碳化,必须引入低碳化设计理念、开发低碳化技术、使用低碳化材料、采取低碳化能源系统、低碳化经营管理,同时整合旅游产业中的食、住、行、游、娱、购等诸要素,包括低碳旅游基础设施、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交通、低碳住宿、低碳餐饮、低碳购物、低碳经营等诸方面。
2.1低碳城镇设施
从能源结构上说,高原地区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较为丰富,高原小镇可加大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使用比例,通过建立太阳能农场和智能电网系统,实现分散光伏发电与城镇电网的连通,使用清洁能源;建立合理的闭合式垃圾循环管理系统,做到垃圾循环与再利用最大化;针对当地特点,通过雨水、灰水等的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降低用水量,通过绿色过滤系统,达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建筑、民居建设中采用低碳环保材料、循环供暖、供水等技术。
2.2低碳旅游要素
围绕游客需求,通过“吃、住、行、游、购、娱”这旅游6要素为切入点,开发既能满足游客需求、又能低碳减排的旅游产品要素。交通方面,通过绿色交通体系构建,使用新型绿色交通工具,建立以慢性、公交为主的内部交通体系;开发舒适、便捷的经济型酒店、家庭连锁旅馆等,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卫生用品,提倡旅行者在住宿时自带洗漱用品、节约用水用电等。在低碳餐饮中,尽量选择旅游目的地本地食物作为食材,避免因外来品运输、包装、存储等环节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通过就地取材,与当地生态农牧业相结合,开发具有高原特色的低碳旅游商品,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低碳娱乐方面,建设满足居民游客共享的公共娱乐设施,如城镇广场、公园等,加大绿化,使用低碳理念和低碳材料技术;游览设施应采用低碳环保材料,如游步道、解说系统等应就地取材,风格与环境相协调。
2.3低碳经营管理
引入低碳绿色认证制度,在住宿、餐饮等企业中,推行“绿色标签”认证和准入,以行政手段推进景区相关设施的低碳化;为当地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向旅游业的各种附属产业中渗透;向当地人倡导低碳环保理念,通过他们向旅游者传播;节约办公用电、用纸,合力压缩会议,合力安排交通出行等;引入智能化系统,推进数字化城镇—景区建设,建立自动化监控中心,使用电子导游讲解系统等。
3实证分析———新都桥镇低碳旅游开发
3.1新都桥低碳旅游开发条件
新都桥镇距成都437km,距康定县城80km,镇域幅员面积508.32km2,海拔3460m,属浅丘高原河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山地寒温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5.2℃,7月均温12℃~14℃,1月均温-3℃~5℃,年均降水量950mm。新都桥镇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辖镇,国道318与省道215线在此交汇,是甘孜州南北、东西交通枢纽的汇集点,同时也是西出康定第一镇,区位优势明显,更是游客心目中的摄影天堂,拥有神秘的木雅藏族文化和高原水乡的旅游资源。
3.2新都桥低碳旅游开发体系
新都桥镇低碳旅游开发体系囊括了低碳城镇设施、低碳交通、低碳住宿、低碳餐饮、低碳娱乐、低碳娱乐等6大方面。依靠丰富的风能、水能和太阳能资源,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时,可采用低碳环保材料或者清洁能源,如太阳能路灯、低碳建筑材料、生态停车场等;
第二作为区域旅游集散地,可率先实践低碳交通工具,具体可采用使用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如山地电力轻轨、景区电瓶车等公共化、轻型化、节能化及使用新能源的交通工具,游览组织结合木雅藏族文化打造特色游步道、马道,提供规范、安全、环保的徒步、骑行等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