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女性学论文
作者:陈婷婷 叶文振 单位:厦门大学 福建江夏学院
女性学理论体系是女性学的重要知识内核和学科支撑。要推动女性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系统梳理近年来女性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2006年以来国内外学界在女性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学术收获,然后在评价近5年来女性学理论建设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女性学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近5年来女性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收获
女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学术界普遍公认的三大主要基础理论流派,即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社会性别理论,下面我们将分流派概述国内外女性学理论研究近5年来的主要学术产出。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妇女问题上的运用,该理论较为强调经济因素和阶级因素的作用,认为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只有参加社会公共生产劳动、消灭私有制,妇女才能得以解放。在社会主义中国,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原则的马克思妇女理论依然是近年中国妇女理论研究的重心。5年来,国内有关马克思妇女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理论与历史经验。对此,部分学者对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妇女解放思想给予了学术关注,比如单孝虹通过剖析毛泽东关于妇女运动的一些思想和论述,指出毛泽东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1]。在这一领域,还有不少学者通过考察共产党的各项决议和文件,解读了党的妇女运动方针和历史贡献。女性学教授韩贺南着重研读了中共首部妇女运动决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中关于妇女解放与阶级解放关系的基本观点以及支撑这一观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最后为我们勾画出妇女解放与阶级解放这一基本命题的理论体系[2]。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了介绍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指导下,党的妇女运动方针政策的历史沿革和积极作用,《中国妇运》期刊还特别开辟了《党的妇女工作90年》专栏,其中学者于念在《从四个决议案看党成立初期妇女运动方针的基本思想》一文中,除了关注中共二大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还对三大、四大和六大先后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中的精神做了精辟的阐述[3]。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探索。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创新与发展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产出了大量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论著[4][5][6][7],提出应吸纳社会性别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等众多实现马克思妇女理论中国化的现实路径[8]。另一方面,充实和完善较具中国特色的女性学理论———性别和谐理论的内涵也依然是部分研究者学术努力的重要方向。性别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内容和内在要求的见解,已经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9][10]。关于性别和谐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方面,叶文振认为性别和谐是一种新型的男女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性别关系,性别尊重、性别公平、性别友爱和性别均衡是性别和谐的基本内涵,我国的性别和谐程度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性别意识、妇联的组织作为、性别文化与制度创新、市场经济成熟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11]。学者们进一步就如何促进性别和谐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大多认为应通过国家政府、各级妇联、社会舆论、两性人口等多方联动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性别关系[11][12][13][14]。
在国外,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后现代主义视野对传统马克思妇女理论的规范性形态进行破译和创新仍然是西方学者的学术工作重点,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妇女公共生产劳动与妇女解放问题。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应对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一些新的妇女问题,西方学界不断地借鉴、批判及自我批判。在妇女劳动与妇女解放问题上,有学者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提出异议,不赞成妇女受压迫起源于私有制并将伴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终止的观点[15]。针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者争论后达成的共识,例如劳动力再生产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之一、无偿的家务劳动构成妇女压迫的物质基础、家庭是性别压迫的主要场所等观点,部分研究者声称,这场争论并没有回答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是妇女做家务,而不是男性或一些其他类型的人们充当处于从属和受剥削地位的家务劳动者[16],事实上,性别分工和妇女的从属地位在资本主义以前就已经存在,所以对于妇女的状况和家庭领域有必要做更仔细的分析[17]。另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它忽视了受资本家霸权支配的无产阶级中也有性别区分[18],没有注意到在家中受丈夫奴役的妇女走出家庭后,在工厂中也得不到平等对待的事实[19]。
第二,阶级分析和去阶级化的女性观争论。后现代倾向的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研究中表现出的片面强调经济决定作用、采用了空洞与格式化的语言强调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两种理论倾向,反对单纯从经济决定因素和阶级分析出发阐述妇女问题,认为应诉诸于如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性别差异、女性心理等微观的分析方法去解释妇女压迫主题[20]。持以上观点的学者们强调一种反阶级论的女性观,力图摆脱对妇女受压迫原因的纯经济分析,并试图把性别问题从阶级分析中分离出来,放在传统上被认为属于私人的和非政治的生活领域中进行考察。持另一种观点的研究者们认为,这种去阶级化的微观分析回避了资本主义女性压迫的阶级实质,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基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分析的阶级分析,因此有可能导致一种否认集体主义行动和瓦解政治斗志的相对论和个性化的简化论[21],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微观文化抗争只有融入具有阶级力量和结构地位的当代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才可能成为改造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性力量[22][23]。
(二)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理论流派是理论分支最多的一个基础理论流派,各分支在女性受压迫的根源上观点各异,有的注重生理因素,有的注重心理因素,有的注重经济因素,有的注重文化因素等,但是,它们都以女性经验为研究来源,以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为政治目标。近5年来的国内女权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编译和提炼西方女性主义原著和思想。在经典原著部分,《近代早期英格兰的妇女,1550~1720年》[24]、波伏娃的《第二性》[25]等西方女性主义的学术典范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此外,一些学者则致力于译介较为新近的西方论著,如中央编译局江洋编译了英国吉莲•豪伊著述的《后现代主义之后:回到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文,该文介绍了在最近的女权主义教规化潮流中,有哪些内容被包含进来,有哪些内容被删节,有哪些内容被抹掉[26];宋素凤评介了佩吉•麦克拉肯主编的《女权主义理论读本》[27],此读本收录了诸多女性主义文本范例,涵盖了女权主义的重要议题,所跨领域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法律学、精神分析学、文化研究、电影研究、科学研究、哲学与政治学。在阅读了大量女性主义西文文献后,部分学人还梳理和介绍了如“赛博(cyber)女性主义”[28]、“全球女权主义”和“跨国女性主义”[29]等西方较为新兴的女权主义流派的主要理论思想。第二,不同学科领域内的女性主义研究和思考。为回应女性学的学科建设,跨学科的女性研究不断繁荣。在伦理教育方面,高德胜从女性主义伦理学的视野入手,呼吁重建道德教育大厦,使道德教育的核心概念包容女性气质[30]。敬少丽进一步审视和分析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学科与专业分类中的性别倾向和价值分层问题[31]。在政治哲学领域,付翠莲则就女权主义对当代政治哲学视域中正义理论的批判这一话题展开探讨,认为女权主义通过挑战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揭示其正义论忽视女性的内涵,从而表达了女权主义的正义诉求[32]。在文学艺术界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还是呈现出一如既往的热闹景象,一些文艺学的硕博士生也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毕业学位论文进行研究[33][34]。反观以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成就,林树明撰文对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了深刻反思,批判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存在着批评视点及方法较单一、未充分重视作品内部的复杂因素、信息大量重复、批评的“文学性”学术品味不足等缺陷[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