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社会工作论文
作者:冯浸 单位: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
儿童福利院内有一类特殊青少年群体,失去父母的他们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他们智力和生理状况良好,能够在各种学校(主要是初中、专科技校、高职院校)内接受教育,未来的他们将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竞争和互动,脱离福利院独自生存。但是由于缺少家庭的成长氛围,恰当的教育方式,爱的体验和付出,情感的培养和支持以及与生俱来的自卑情结,在传统的研究和现实的生活中,他们都被认为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偏差。随着价值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个体意识、个人价值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虽然生活在福利院中,但是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参与互动的社会边缘青少年群体,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这也为展现尊重个性、回应需求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和丰沃的土壤,在实践中检验社会工作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功效,为本土化社会工作模式的形成提供一种路径参考。
一、传统视角中的福利院儿童青少年
如今在我国某些地区的福利机构当中,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早已摆脱之前的军事化、高压化的管理模式,提倡人性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培育模式,关注个人、关注亲情、关注发展,可以说如何对待儿童青少年,福利院等儿童福利机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这并不意味对儿童青少年的助人理念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尤其是在儿童青少年出现思想行为问题,出现成长障碍的时候,管理者、教育者仍然秉持着问题视角和经验为本的理论技巧,用怀疑、指责、不信任的眼光来审视这些所谓的“问题”儿童青少年,出现问题的个体往往被套上“行为偏差”、“人格障碍”、“病症”等诸如此类的标签。福利院院方对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评价往往是:懒惰、没有上进心、自私、不会与人交往、不会关心人等等。这些为一个成人定性的词语,却用在孩子身上。在环境不能为他们提供应有的爱、自由和关怀的情况下,成人丝毫没有降低对他们的苛刻要求。问题视角下的教育者和辅导人员,往往会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重建、行为矫治等辅导方式,这种介入模式固然有它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性,但是它是从教育辅导人员个人主义角度出发的,一种带有缺陷性的模式。采取这样的方式,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以下几种结果。
(一)被辅导者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或者价值取向有问题。儿童青少年正在处于由儿童向成人逐渐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人生观还未真正形成,对于出现在自己身上的一些行为和意识,他们认为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不妥和需要改正的,原因是他们的朋辈群体中也是这么做这么思考的,而且行为的背后也具有深层次的心理动机,这是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意识到的。在这种情况下,辅导者忽然之间会发现自己失去了话语权,无论怎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无济于事,无法激发儿童青少年自我向善的动机,最好的结局是被辅导者怀有一种暂时性的自律,短期时间里约束和克制了自己的行为,但最后还是会发现被辅导者又重新回到了过往的生活之中。
(二)关系不平等,忽视辅导对象的心声。虽然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强调辅导者和被辅导者在专业关系中的平等关系,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实现。当我们刚接触被辅导者的时候,我们会运用我们的经验和各种量表,把被辅导者限制于某种类型的缺陷和问题当中,采取某一种通用的模式“对症下药”,被辅导者的观点和话语变得无足轻重。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另一个造成关系不平等的原因是辅导者在机构中的角色和规范位置要求辅导者采取一种相对权威和凌驾于上的方式加强对服务对象的控制。
(三)环境脱离,无法调动服务对象自我行动能力。以问题为本的辅导或是治疗,关注辅导对象个人,忽视案主生态式的描述,忽视文化、制度、精神、经济如何导致、维持、影响个人的错误和失败,以致让人陷入困境之中。单纯的问题视角,把个人和问题合二为一,个人就是问题,问题就是个人,无法观察到被辅导者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当中的支持因素和优势能量,在这种理念下,被辅导者个人的行动能力和积极因素就无限制地被缩小了,最终被辅导者也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心,对未来失去了期望和憧憬,对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失去了改变的动力。
二、关于优势视角
传统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立足于这样的假设:案主之所以成为案主,是因为他们有瑕疵、有问题、有病理和疾病,他们确实就某种程度而言是有问题的和缺陷的(Saleebey,2004)。优势视角的概念框架是基于对缺陷模式的挑战而建构起来的,它的核心概念是围绕洞见到案主的优势和资源而形成的。Saleebey(2004)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包括体验、个人品德、天赋、感悟、故事、灵性、意义和社区资源。赋权意味着帮助个人、小组、家庭以及社区在其内部或周围探求和扩展其资源与手段的意图和过程。Gutierrez、Delois和Glenmaye(1995)认为:权力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即获得所需要之东西的能力;影响其他人如何思考、感受、行动或信念的能力;影响资源在诸如家庭、组织、社区或社会等社会系统中分配的能力。Saleebey(2004)认为探求人们和社区内部的力量,我们必须推翻和抛弃歧视性标签;为家庭、机构和社区的资源连接提供机会,让受害者远离这种思维定势;抛弃父爱主义;信任人们的直觉、陈述、观点和精神;确信人们的梦想。BarbaraLevySimon(1994)将赋权的概念建立在五个理念之上: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案主能力和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
三、优势视角中的福利院儿童青少年
福利院儿童青少年几乎都有着被父母和家庭抛弃的经验和体会,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往往会根据主观经验认为这些孩子由于缺少家庭、缺少亲情、缺少管教,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专业的方法予以纠正和辅导,以便他们能够适应规则、适应机构、适应社会。这样的传统假设无疑忽视了这些儿童青少年自我行动能力,忽视了他们身边的系统资源和社会环境,更加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和自我良好品质。被抛弃的经历和体验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创伤和灾难,但是在逆境之下人们总是能够从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获取东西,人们不但获益于成功的经验,而且能够获益于困难和失望的经验,经教育和知识把获得到的这些亲身生活经历进行分析和感悟;其次,这些儿童青少年从逆境和困难当中发展起来的个人品质、美德、特征也是一种优势,学校中的教师往往会发现福利院的孩子很多都具有独立、爱劳动、帮助他人的特质;最后,就算那些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能量的人都有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天赋,只不过需要我们去发现或者需要展示的平台,正所谓再平庸的人在某一方面也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