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人类学论文 » 正文

人类学下3D电影的形成及前景

2021-4-9 | 人类学论文

作者:吴飞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2010年《阿凡达》在全球范围内刮起的3D狂潮,把3D电影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有人更是把电影分为“《阿凡达》前”和“《阿凡达》后”两个时代。以《阿凡达》为代表的3D电影的成功,在制作层面上掀起了一股3D热。诞生已久的3D电影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异军突起,3D电影为什么会受到观众的追捧,我们有必要从人类学与心理学两个层面加以考察。人类的生理特性是3D电影诞生的基础从生理角度来看,不论何种人种,他们的眼睛都具有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凸透镜,当从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一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刺激分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最后通过视觉神经把刺激信息传到大脑中枢,经过大脑的处理后,从而使人们看见眼前的物体。而当物体离开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的时间。这种生理现象使单帧的画面变成活动的影像成为了可能。人眼这种独特的“视觉暂留”现象,让静态的照片成为了活动的影像,电影即宣告诞生。而人眼具有三种能够识别红绿蓝的椎状细胞,促使了黑白到彩色图像的转变,电影从黑白时代跨入彩色时代。两眼瞳孔中心间存在60—65mm的距离,当左右两眼看物体时,物体在左右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也存在了差异,而视网膜上的成像经过大脑的处理后,便产生了立体感,画面从上下左右延伸至前后纵深。3D电影就是根据这个原理,通过模拟人的双眼分别拍摄同一物体,并在放映过程中把各自摄取的画面分别投射到同一块银幕上,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用特殊的眼镜使左右眼分别看到相对应的两个图像,最后经过大脑处理后得到立体的画面,3D电影来临。无论是视觉暂留、色彩识别、或者三维物体的立体感受,都是人眼的生理功能本身所具备的功能,所有这些技术都是依赖于人眼的生理条件。

从社会角度来看,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视觉表象来完成。摄影术的发明使人类交流的方式重新站在原始的起点,通过摄影术拍摄的照片跟拍摄对象在视觉上的同一性,交流的障碍逐渐得到改善,但静止是其致命弱点。在此基础上诞生的电影,动态的时间与空间完美的结合,能指与所指统一,人类交流基本实现无障碍,当然无障碍不是终极目标,作为一种艺术体验,精神需求层面的沟通更显重要,这就促使电影的一次又一次进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不会止步,与时间、空间的斗争也一直没有停止,从“木乃伊”就可以看到时间的永恒与物质空间的存在早已表明人类心中的渴望,中国人的“长生不老”也可见一斑。表现在电影创作上,从最初的静态摄影到动态摄影,画面承载的信息量得到最大化的满足,但人们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始终难以改变,真实的时间与空间依然游离于主体之外,3D电影技术的发明与运用,使真实体验与艺术体验得到了至臻完美的发挥,时间与空间创造性的贯穿于人们的观影过程。

三维视觉效果的形成机制

关于电影的三维空间,从电影诞生那一个开始就已经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没有观影经验的人们看到银幕上开来的“火车”之时,无一不产生心理上的恐慌与身体上的避让。对于2D电影来说,电影创作者想尽办法通过景深等手段来营造空间,但是随着观众的观影经验的丰富,观众再也不担心飞驰而来的火车会撞到自己,观众接受过程其实往往游离于银幕之外。也正是2D电影的视觉刺激不够才促使电影技术的再次变革。3D电影诞生后,强烈的视觉刺激冲击着人眼。如从银幕飞出来的足球,就如运动场上踢飞的足球打在观众自己的额头一样,虽然结果没有真实足球撞击的疼痛,但是飞临额头的过程足以让人左右不安。3D电影的视觉效果可以使人产生错觉,让人身临其境。但是观众感受到的三维空间依然不是现实中接触到的真实三维世界。那么,3D电影的三维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同样在平面的银幕上,怎么让电影产生三维效果?

人类的立体视觉由生理立体视觉与心理立体视觉组成。正如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样,生理立体视觉是由人眼自身的生理结构决定的,而心理立体视觉才是产生三维效果的最为复杂的因素。根据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认知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看电影是观众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跟其他的认知一样,其范围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表象、语言、问题解决和推理等。作为电影的创作者,要想影响受众的认知,就只能在刺激感官上下功夫。研究表明,人类80%的信息获得来源于视觉,吸引观众眼球,让观众注意其所看到的一切,但“注意”是具有选择性,有些刺激使有效的,有些刺激则是无效的,如何让刺激有效的影响受众对事物的认知,成为摆在电影人面前的一个难题,而3D电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首先,3D电影往往使观众的客观视点转化为主观视点,让观众置身其中,让观众参与电影叙事。观众甚至化身为银幕中的人物,正如现代游戏一样,互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观众摆脱了以前停留在观看层面的被动地位。其次,3D电影的影像“奇观”带来人们视觉的陌生化,虽然人们每天都生活在三维空间内,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影习惯却是二维画面,一旦这种观影习惯被改变,自然也就被打上深深的印迹。

3D电影带来的审美机制转变

观众的审美体验开始发生了改变,在2D电影中,视觉感知要上升到审美体验,需要观众丰富的想象、联想,以及情感的投入,而3D电影带来的审美体验更加直接。3D电影中的视觉形象跟想象、联想的形象几乎相同,也就是说视觉形象本身就完成了观众的部分想象、联想。人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本身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如观众看到大雪纷飞的2D场景时,马上回想起自己经历的雪景,之后才会得到寒冷或者浪漫的感受。而在3D场景中,观众已经沉浸在大雪之中。在影片《阿凡达》中,导演首先就塑造了杰克这个人物,一个下身瘫痪的前陆战队队员接替哥哥未尽的使命,通过化身阿凡达前往潘多拉星球。在这里不仅明确了杰克通过化身“阿凡达”即将进入另一个星球,而观众同样通过这个“阿凡达”一起开始进入另一个异域世界。这个异域世界跟地球一样“真实”的存在,杰克还与纳美公主产生了一段爱情。这部电影不光是通过3D技术让观众融身其中,更是用这一特定剧情强化了观众参与的合理性。

3D电影通过两台摄影机(两个摄影镜头)分别拍摄左、右眼看到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人眼来说,它得到的图像更加客观真实。这应该是巴赞推崇“真实”的最高境界。但是,在观众的观看环节,观众参与叙事,内化为剧中“角色”则又说明了3D电影的高度“欺骗性”。真实的画面未必“真实”,真实与虚构再一次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正如游戏一样,游戏越真实,玩家就越上瘾,陷入虚构空间的程度就越深,玩家的想象空间也就拓展得越广。这是否就意味着对巴赞真实电影美学的颠覆?余纪先生在论及电影美学传统时指出,电影美学传统依然“被我们千百万遍反复强调的‘真实’,只不过这种‘真实’应该摆脱巴赞那种机械唯物主义的桎梏,而回到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当中去,这种‘真实’是人的感觉的‘真实’”。按照这个逻辑推理,我们不难得出理解“好莱坞是造梦的工厂”的共识:这些看电影的观众,无一不是在做一场梦而已,只不过这场梦制造得跟“真”的一样。其实观众在这个过程中只不过是完成了一次与己相似、相异的“异质想象”或“异质体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