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护理方法论文
作者:沙莎 赵春艳 杨阳 单位: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
0引言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告诉世人医术最高明的医术并不是治病,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方法。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而近年来,随着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约50%~80%的化疗患者可发生程度不同的静脉炎[1],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外周静脉血管护理协会建立的指南上提出的静脉炎发生率在5%或更少[2]。而近几年来,无论是西医的多碘酸黏多糖乳膏(喜疗妥)、硫酸镁外敷,还是中医的中药方剂治疗,各种治疗静脉炎的方法已逐渐得到临床的认证,可以说治疗上已有进展,而如何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则成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3]。按其机制可分别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本文针对临床常见的中医药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方法及疗效进行综述,探讨现有化学性静脉炎研究中值得继续推广使用的有效预防方法。
1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4种治疗方法
1.1中成药敷贴疗法一贴凉是由水溶性高分子凝胶配以天然薄荷等纯中药成分精制而成的,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水溶性高分子凝胶可快速吸热蒸发,使身体局部快速降温,配以薄荷等清热的中药成分,起到退热、降温、消炎、消肿、止痛等作用[4]。彭?i[5]的研究表明,一贴凉针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13.3%)显著优于未采用任何保护的原始组和25%硫酸镁湿敷组,而一贴凉对非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的预防效果也好于未采用任何保护措施的原始组。但有资料报道,植物碱类抗癌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异长春花碱局部冷敷会加重其毒性[6]。此方法可能有一定局限性,故应用时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不可盲目使用。
1.2中药方剂外敷疗法
1.2.1清热除湿为主的方剂湿润烧伤膏是以清热为主要功效的方剂中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有研究发现,将其外涂穿刺部位,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病率仅为12.55%~32%,显著低于对照组[7-8]。在此基础上,周艳等[9]又证实,如湿润烧伤膏联合冰敷疗法,则预防效果更佳。此外,六味醇、牛黄解毒片、季德胜蛇药等也经研究证实,具有一定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
1.2.2活血化瘀为主的方剂红花性味辛、温、无毒,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乙醇具有扩张血管、降温散热、杀菌之功效,中医认为乙醇有辛散温通,通经活络的作用,两者合用,可达到药借酒力、酒带药行的推动效果[10]。因此,许多临床研究基于此理论,自制红花乙醇纱布预防静脉炎效果良好,静脉炎发生率仅为10%~13.3%[11-12]。也有研究单独使用三七叶湿敷,能促进组织创面修复,营养局部血运,也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13];京万红软膏是传统治疗烧伤的软膏,但也有学者证明其主要成分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14]。
1.2.3清热与活血相结合的方剂如意金黄散是是清热活血预防静脉炎的典型方剂。如意金黄散出自《医宗金鉴》,主要成分为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等,是外科常用方剂之一。因此,在预防静脉炎的探索中,陆续有专家学者将如意金黄散应用到研究中,并证明其预防有效率为9.4%~16.6%[15-16]。若与蜂蜜调和,利用蜂蜜中的氧化酶及过氧化酶,达到解毒、缓解疼痛、杀菌之功效[17];与芝麻油调和,则可增加防过敏、清热解毒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行气散瘀之功。除应用最广的如意金黄散之外,也有研究证实,具有类似清热活血功效的化瘀膏、先方活命饮等也具有一定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
1.2.4其他方剂也有学者以性味苦寒、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芒硝为君,辅以性味甘温、能温通经脉的桂枝、性味甘凉丝、可通经活的丝瓜瓜络等,有效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和疼痛的严重程度[18]。以独活、生天南星、生草乌等为主要成分的具有祛风除湿功效的中成药消炎止痛膏,也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上具有一定的疗效[19]。
1.3中医针灸和推拿疗法
1.3.1针灸疗法艾灸是温针灸的一种。因艾叶味苦辛、性温、无毒、气味芳香、易燃,若用做灸疗,则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等作用。有研究证实,局部艾灸后静脉炎发生率仅为1.1%[20]。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的电子灸逐步进入医疗领域中来,电子灸不但继承了艾灸疗效显著的优点,结束了艾灸烟熏火灼的原始落后方式,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上也有显著的提高,刘晓松等[21]研究表明,预防有效率达到100%。
1.3.2推拿疗法利用推拿手法预防静脉炎的高质量文献目前尚未检索到,但有一项相关研究发现,利用推拿中的指尖击法、抹法,可有效缓解静脉局部刺激症状、减轻患者痛苦[22]。众所周知,推拿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的预防功效,而行气活血正是中医防治静脉炎的一项重要治则,如何将中医推拿手法推广至静脉炎预防领域中来,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识、被静脉炎患者所接受,可能是未来中医护理防治静脉炎的一个重要方向。
1.4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通常采用西药注射联合中药外敷,即利用西药起效迅速的特点,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靶点,同时利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外敷,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反应吸收,内外兼施,达到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主要常见中西药组合有如下几种。
1.4.1如意金黄散+地塞米松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除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如前所述,已有文献证实其对静脉炎的预防有一定作用。而地塞米松为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感染、抗过敏的作用,可有效对抗静脉壁的炎性反应,同时增加血管紧张性,抑制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有研究证实,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同时联合地塞米松前后冲管可显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效果较单独应用地塞米松冲管更佳[23-24]。
1.4.2如意金黄散+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及末梢神经感受器,扩张血管,加速血流,使血小板不易聚集,从而阻止微血栓的形成,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预防静脉炎的发生[25]。国内有报道证明,如意金黄散外敷与利多卡因前后冲管相结合的方法,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比单独用两者中的任何一者效果都好[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