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农业旅游观光论文
自20世纪80年代深圳举办荔枝节,以观光农业(荔枝采摘园)拉动招商引资开始,距今的30多年里,我国观光农业建设如火如荼,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期间,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光农业的研究,对观光农业的内涵进行阐述,概括来说,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广泛融为一体的新型产业[1]。通过观光农业的各种形式,参与者回归自然,放松精神,享受静谧的乡村环境,通过切身体会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兴趣,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同时也给乡镇农村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国内外现有规模较大的观光农业主要有观光公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2]等类型。
1宁波市的资源条件
宁波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靠四明山,东临东海,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海港旅游城市。宁波市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和平原,拥有海洋、河流、湖泊、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此外宁波农耕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古村落、古建筑、文物古迹、名人遗迹等人文景观众多。
2宁波观光农业现状
宁波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该市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基础。宁波的观光农业不仅发展迅速,而且类型多样,规模较大,各具特色。据统计,2010年规模较大具有特色的综合型的农业观光休闲场所宁波就有60多家,国家农业示范点2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省级农业休闲旅游示范点5个,市级示范点30多个。如奉化滕头村,鄞州天宫庄园,余姚四季山庄、慈溪大桥生态农庄、浒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江北的都市农业园区,奉化向阳海岸,北仑的梅岗渔村,余姚的牟山湖休闲农庄,奉化的商量岗度假村,象山的象山民俗文化村,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等。其它规模较小、类型单一的休闲观光点更是不计其数。全市2010年观光农业接待游客达到905.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前2a分别增长39.8%和40.4%[3]。
2.1宁波观光农业优势
2.1.1类型多样,项目丰富,规模较大
宁波具有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和平原,拥有海洋、河流、湖泊、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与丰厚的人文资源,这造就了类型多样的宁波观光农业。在山区,进行攀登,采茶,果树采摘等相关项目开发,如三勒白茶源;平原地区,建设了大型都市农业园、具有教育意义的绿色学校等等,如宁波都市农业园;临近海洋与河流湖泊的地区,则利用优势开发垂钓、养殖、湖海遨游等等相关特色项目,如奉化的向阳海岸、象山的北黄金海岸、牟山湖休闲农庄等;具有良好森林资源的地区,围绕回归自然、认识自然、领略自然风光、享受森林浴等进行深度开发,如商量岗度假村、四明山森林公园等;而湿地区域,主要是欣赏湿地风貌、认识湿地植被、了解湿地功能等。由于宁波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往往交叉重叠在一起,这不仅使得宁波观光农业的类型多样,而且各观光农业场所中依附周边各种资源条件所设置的休闲项目更是多样化。如双峰山森林公园、四明山森林公园等,即具有山区优势又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在回归自然、领略自然风光放松精神的同时,进行攀登、采摘等休闲娱乐活动,更在游览与活动中获得对大自然的认知。而同样具有森林优势的天童森林公园,由于紧邻天童寺,使得天童森林之旅更具悠远的人文情怀。宁波观光农业的大规模体现在二方面,一是投资规模大而产生的综合型观光农业,二是观光农业的村镇化趋势加强。前者如鄞州天宫庄园、慈溪大桥生态农庄、四季山庄、浒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都市农业园区等等。近年来,以村镇为单位的观光农业逐渐取代以农户为单位的观光农业,使得宁波观光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余姚大岚镇柿林村与慈溪横河镇大山村等。
2.1.2旅游观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邻近城市
宁波所建设的各类观光农业项目大都邻近城市,往往距市区1~2h的车程,即具有区位优势又具有资源优势,主要以城市居民与外地旅游者为市场。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这些休闲项目的设置往往是旅游观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旅游者在休闲观光的同时可以体验特色农业生产的魅力,这不仅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与现代化、科技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明程度。
2.2宁波观光农业存在的不足
2.2.1模式单一,缺乏新颖性
研究表明,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的消费动机主要为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求新求知的需要、怀旧的需要和复合型需要[4]。据调查,宁波具有一定规模的多种形式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点200多个,但这些农业休闲旅游点却多以参观、餐饮、采摘、垂钓等简单的形式为主[5],这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对人文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还导致景点的同质化———不论在海边、山区还是平原地区,游客所能体会与参与的大都为务农与采摘等单调模式。以宁波市2个规模较大的观光农业场所鄞州天宫庄园与慈溪大桥生态农庄为例,这2处农业休闲场所在景点与项目设置大同小异,都以农业观光、餐饮、垂钓、采摘以及水上冲关等项目为主。而宁波市其它规模较小的观光点的项目设置多不外乎于此。除此之外,宁波所拥有的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与长期积淀、传承的保存较完整的乡村人文资源并没有得到充足、有效地开发。
2.2.2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特色
观光农业的最大对象是农业和农村,乡村性是观光农业吸引力的核心,然而,由于观光农业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多数经营者对于观光农业的内涵、本质归属尚不十分清楚,缺少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对传统文化恢复、挖掘和发扬的意识,出现“边开发边破坏”的现象。同时,许多乡村旅游地的建设严重地出现了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倾向,导致乡村旅游地人工痕迹过于明显,或者非城非乡,不仅极大地破坏了乡村资源的乡村性和原真性,同时也破坏了乡村文化根存的沃土,削弱了观光农业旅游的魅力[6]。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宁波市的乡村旅游往往只是建立在已有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构成了威胁。而乡村旅游资源过度与不合理地开发,极大地破坏了乡村地区的原始风貌,使得乡村的质朴特色难以保存[7]。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