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论文 » 正文

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冲突及调和

2021-4-9 | 生态文明论文

作者:黄娟 詹必万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生态文明视角认识社会建设,探讨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与协调,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社会建设,无疑是一个十分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和实践社会建设,而且对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两大建设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建设,从正向说,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1〕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就业、分配、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建设领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是节约能源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核心是节能减排,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然而,当前环境问题已经直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空气质量下降,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一些地方环境事故频发,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有关环境问题的投诉和纠纷明显增多。一些地方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2〕相对于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社保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已经成为更为迫切、更为直接的民生问题。这就要求,生态民生作为社会建设重要内容,社会建设必须开展生态民生建设。

二、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优先发展教育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部要求,“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更加适应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着力提高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3〕。教育事业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就是强调教育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一定意义上就是要求实现教育绿色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素质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国民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与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落后地区、农村地区拥有的教育资源较差,导致这些地区人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影响其生态文明建设能力,陷入“教育落后-经济落后-粗放发展-环境问题-粗放发展-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的恶性循环中。为此,我们应优先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确保教育公平,充分开发人力资源,逐步提升全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确立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现代教育是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价值的统一,而且生态价值日益融入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价值中。但我国现有教育尚未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工业文明教育理念与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与模式远未形成。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现代教育中,促使工业文明教育模式尽快转向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素质,为生态文明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门实现绿色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学校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作为重要教育阵地的学校建设,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教室长明灯,随意用水用电,造成水电资源浪费;学校建设重复、布局不尽合理,造成自然资源浪费;校园和生活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不当,造成一定程度污染等。针对这些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建设应积极倡建绿色单位,努力实现绿色发展。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以及一些中小学有效开展了绿色学校建设活动,为众多学校走绿色发展道路树立了良好榜样。

三、就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十二五”规划提出就业优先战略,要求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解决就业问题十分重要,但不能就事论事,必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努力实现就业、创业绿色化。大力促进绿色就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下岗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失业使当事人面临生存与环境冲突时首选生存,“贫穷和失业的增加加重了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因为更多的人不得不更直接地依赖这些资源”〔4〕。发展绿色就业有利于促进就业,推广绿色工作是当今各国重要政策。绿色就业是指国民经济中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言,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产业、行业、部门、企业和岗位上的工作。我国绿色就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以绿色就业为方向扩大就业,大力开发新的绿色就业机会,稳定现有绿色就业机会,将绿色发展对就业的积极影响最大化,促进我国经济、环境和就业的协调发展。〔5〕积极鼓励绿色创业。绿色创业是国际社会创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外相当多人才都是通过创业方式服务于绿色事业。我国应该积极鼓励绿色创业,不仅提供新的创业机会,而且有助于改变就业结构不合理状况。目前,我国绿色产业方兴未艾,国家出台了各项立法及政策,为绿色创业者提供了有力保障。据预测,最具前景的十大绿色职业是农场主、育林人、太阳能安装师、建筑节能工程师、风力涡轮机制造者、生态保护工作者、绿色企业家、资源回收商、可持续发展智能软件开发者、城市规划师。〔6〕目前,国内出现了一批绿色职业领军人物,为绿色创业者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维护职工环境权益。近年来,就业环境恶劣引发的劳资冲突逐渐增多,劳动者要求改善生产条件的诉求日益增加,处置相关纠纷和矛盾冲突的难度不断加大。为确保职工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产,我们必须在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同时,改善生产劳动条件,美化生产劳动环境,保障职工环境权益,以维护职工的身心健康。企业应该坚持以职工为本,牢固树立以维护职工健康为己任的观念,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生产工作环境,以便身心健康的劳动者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