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英美文学
本文作者:王玉明、江源、任维、徐立倡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
创新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明确指出,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教学的一项主要目标。高等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就英语人才而言,创新力是指在复合型知识结构基础之上的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包括自信、自尊、乐观、谦虚、责任心、恒心等品质的创新人格等要素的综合思维能力。新世纪的英语人才不再是单以英语为工具的人,而是具有完善的独立人格的人,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内外兼修的复合型人才,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型人才。[1]在此背景下,英语人才的创新力培养已成为各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而作为知识的载体、心灵的产物和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英美文学作品不但容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文化知识,也为读者提供无尽的审美空间、丰富的批判素材和广阔的想象视野。该文从近年来英语演讲中选手思维单一、空乏等现象入手,在深入阐述创新思维和创新英语人才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文学文本的知识性、文化性、空白性和审美性特征,就文学鉴赏的创新维度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1言之无物与思辨缺席:从英语演讲说起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教育一直偏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强调模仿记忆却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关注。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普遍较弱,缺乏思维的多样性,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2]
以英语演讲为例。英语演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每年举办的各种全国性演讲大赛中都有大批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至因此改变命运。但是英语演讲中也暴露出一个堪忧的问题。不少选手只注重记忆能力的训练、模仿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却有所欠缺。有些选手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很强,无论从语音语调,还是肢体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无可挑剔,但表达的思想却极为肤浅,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特别是在即兴演讲和评委提问环节,这些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很显然,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难逃其咎。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过多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掌握,缺乏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学生中则普遍存在惧怕阐述自我观点的现象,不能胜任深层次语言交际,更不能创造性地表达看法;即使开口表述观点,往往逻辑混乱,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不知如何说,表述空洞,思辨力严重缺乏。[3]更令人不安的是,英语演讲中凸显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有鉴于此,对未来英语人才进行创新力的培养与训练乃当务之急。
2基于知识的创造与想象:英语人才创新力的内涵
英语人才创新力主要指基于多元复合专业知识的创造性思维与审美想象力。英语创新人才首先应具备多元复合的的专业英语知识,其中文化知识举足轻重,因为它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息息相关。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人们在已有的经验与信息的基础上,开拓新领域、追求独创的思维能力。它是一种以感知、思考、想象等能力为基础,以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层次心理活动。具有创新力的主体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换言之,英语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其自身的认识和实践环节,能积极发现并探求新问题,并能熟练运用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英语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创造性语言活动能力之中。所谓创造性语言活动能力主要指灵动且富有创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三种能力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果只有语言能力而缺少另外两种能力,那么语言就只是空的外壳,学习者充其量是会说外语的工具或机器,或者完美的幕仿者。学习者的水平限于达到功能性目标的交际者只有完全具备了三种能力,才能够超越具体的结构和功用成为语言的创造者。[4]英语人才创新力还包括审美想象力。审美是指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而审美想象力则是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领悟与表达能力等素养的综合。它可以让审美主体在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中,将自我情感与美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创造和审美在本质及表现形态上,具有诸多一致性和互补性;创新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情感与想象的活动,没有审美想象力,创新也无从谈起。
3英美文学文本:英语人才创新力的知识基础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的活动。[5]就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美文学首先是语言的艺术、知识的集成、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和典型反映。我们可以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了解各种不同的社会情况和问题,以增加知识,丰富思想,拓宽视野。除此之外,英语专业的学生要真正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还必须从人类学的角度去了解西方文化,即风俗习惯、社交特点和日常语言运用特征等。这一方面的知识与文化更是广泛地表现于文学作品中。换言之,英美文学文本中有着丰富经典的语言知识和无限的文化知识与审美知识,其中蕴含开放精神的文化知识更是有助于活跃人的思维,催人创新。而源于文学作品中的想象、灵感、直觉、情感等因素不仅是创造美、鉴赏美的思维特点,同样是鲜明的创造个性所必备的最主要的审美知识与素养。审美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创新,促进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洞察力、丰富的自由想象力的发展。英美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而读者的审美想象过程实际上是其与作者交流的过程,读者最终将获得一种认知,或者可以说是知识和能力,似乎难以捉摸,但又实实在在。沟通理论表明,创造力也可以通过人际间的交流和互动得到激发,那么加强文化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将成为激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点也是培养人才创新力非常重要的一点。文学阅读本身就是交流的过程,它为读者和不同时代背景的作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靠且稳定的平台。读者和作者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对夯实读者的知识基础,激发个体的创造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