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态战略论文 » 正文

建设和平发展的生态战略

2021-4-9 | 生态战略论文

作者:安秀伟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政治法律学院

在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的性质,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时期,因此,及时制定和平发展的生态战略,既是为了中国,也是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作出贡献,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责任。

一、树立“绿色GDP”的观念,实施绿色发展

所谓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发展将是支撑中国崛起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模式与中国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绿色发展应被视为第三发表展战略的核心。绿色发展需要使用绿色GDP核算发展成绩。实行绿色GDP是实行绿色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它意味着从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排放污染的名义GDP核算单位转向扣除自然与环境成本的绿色GDP。

绿色发展的目标是: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分配平等指数上升,贫困人口减少,水的使用量有所下降,用水的效率明显提高,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断减少,水的污染有所控制,空气污染有所控制,生态系统进一步改善,森林面积增加,林木蓄积量扩大,草原有所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治理,从而为中国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2020年中国非传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目标设定为“增长、强国、富民、国家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六大目标。走绿色发展之路,中国应采取如下对策:在能源政策方面,要努力转变主导能源,实现从“肮脏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向“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度削减煤炭的需求与使用量;进口或输入天然气,采用进口液化天然气,以天然气取代煤炭,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使用率和普及率;采用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炭消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限制本地发电厂电量规模,使用外地或进口电力;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实行零增值税)。

在环保政策方面,要确立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指标;确立交通部门氮化物排放量控制指标;确立机动车铅排放量的控制指标;确立所有部门氮化物和铅排放控制指标;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和其它污染气体排放税。在工业发展方面,要全面清理污染环境的各类企业,充分利用生产能力过剩、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大规模关闭一批工艺技术落后、能耗和物耗高、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压缩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在农业发展方面,要实现农业结构由“以粮为纲”转向“多元化农业”。具体地说,大幅度削减粮食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按照生态系统功能发展多元化的农业、林业、果树业、牧业、养殖业、水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植物、绿色药品等高附加值、无公害、市场需求潜力大的农产品;大力发展符合国际标准、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在贸易发展方面,要提高环境标准,抵御绿色壁垒。中国在发达国家建立的绿色壁垒面前已经付出了代价,特别是中国的农产品和轻工产品受损尤为严重。联合国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壁垒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鉴于中国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更应成为中国生态战略的重要内容。

1.尊重国际机构的权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问题所具有的全球性、依存性等特点,要求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必须有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性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有效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必须以某个或某些国际机构为载体。在当前国际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全球环境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发挥现有国际机构,特别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组织的协调功能。联合国作为当今功能最完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应该继续担当全球环境协调与合作的重任。其下属的环境规划署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机构,在国际环境立法和监督各国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落实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由于一些国家缺乏应有的远见,使联合国的协调作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未来联合国应该注重自身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以适应全球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世界银行是全球实施《21世纪议程》的主要金融支持机构,它以消除全球贫困为最高宗旨,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银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包括五个方面,即:环境评价、大坝安全、林业、自然栖息地和病虫害管理。[1]世界银行的许多环境保护政策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WTO作为全球“经济联合国”,现有143个国家和地区成员,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WTO多边回合谈判结果及所签多边协议对各成员国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WTO应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通过其下属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来致力于推动国际贸易与环境合作的协调发展,并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目标,以其能带来的近期经济利益吸引更多的国家自觉自愿地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履行多边环境公约,有效解决环境争端,从而长远地维护自身的环境利益。[2]

2.发挥中国作为大国的影响力,推动国际合作的多样化

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更是亚洲第一大国,在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中国的大国作用并不是不受约束的,由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第三世界国家兴起,大国的力量除了彼此间可以相互制衡外,还不得不考虑第三世界国家的呼声与需求。平等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相互竞争与交易的结果,义务的承担意味着获得相应的收益或者说是补偿,中国应当积极团结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使发达国家尊重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与发展需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并在经济、金融、技术等领域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加强其自身能力的建设。推动国际环境合作由非正式走向正式,由双边、多边、区域性合作走向全球合作,重视发挥非官方机构合作的作用,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高校间、民间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的动态平衡性及其长期性意味着国际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环境问题往往是许多矛盾交织而涉及到众多的利益,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国际合作还需要各国不断在谈判协商中摸索实践,在不断的沟通中一步步地克服偏见、达成共识。[3]国际合作不排斥权力,但合作需要对权力进行规范化与制度化,霸权倾向需要有制度进行制约,共同理念需要有制度加以实施,合作只有制度化才能获得稳定可靠的保证。只有这样,合作参与者才可以放心合作而不必太多地顾虑政治风险与长远利益的不确定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