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正文

汉语言文学的文学社团构建

2021-4-9 | 汉语言文学论文

作者:谭为宜 单位:广西宜州河池学院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学社团的建设向来受到师范类院校或含有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的综合院校的重视,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甚至理工科大学也不例外(清华大学的文学社团就具有良好的传统)。但另一方面,毋庸置疑,文学社团相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意义,也仅仅停留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爱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写作课程教学的课余延展。研究者的目光,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拓展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空间的功能意义上。能否再前进一步呢?能否将文学社团的建设作为教学资源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呢?笔者以为,文学社团的专业特性和学科特性———语言与文学的两个元素,已注定了它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天然的联系,换言之,它作为教学资源的身份是确定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将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对应起来,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一、文学社团建设与汉语言专业建设结合的可能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本训练,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应用写作和与运用语言文字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改革开放前,大多数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都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师工作,只有少数从事其他相关工作。而改革开放后,随着转型期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经济、文化、教育的多元;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期待也在发生变化,就业方向也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师职业的就业比例逐步缩小,有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了文秘、公务员、记者、编辑等职业,这就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一个与现实需求相适应的课题。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方向、文秘方向、新闻方向等也应运而生。在“一专业多方向”的教改中,一般高校都是在固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汉语课程群、文学课程群、文学理论课程群、写作课程群)外,增加一些相关专业的课程(师范方向则基本保留原来的课程;戏剧影视文学方向则增加编剧基础、影视文学创作、国别电影研究、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专业英语等课程;文秘方向则增加秘书学、秘书写作、管理学、档案学等文秘专业课程;新闻方向则增加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等课程)。不难看出,这些专业改造的特设课程其实均与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有关,这就为文学社团的建设打开了另一扇门。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对文学社团的进一步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的进步,文学社团刻蜡板、印油墨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不少文学社团的装备已经十分现代化。以河池学院“堆云文学社”为例,不仅期刊版面不断增加,社团还拥有了办公自动化设备和排版软件,学生在文学社团里不仅仅专注于文学创作,还要进行约稿、采风、交流等公关活动和社会活动,可以学会刊物版面的设计,进行排版、“发行”的实践。当我们把文学社团的建设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结合起来时,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那就是文学社团的建设不再仅仅是文化活动,它还是教学活动。这样,就改变了过去的师生互动关系,过去仅仅是对文学感兴趣的教师对文学社团进行课余指导,这种指导是随机的、短线的、个人行为的;而改变后的互动关系是纳入教学计划的、恒久的、专业建设性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文学社团建设探析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整体竞争能力。当前教学资源的开发仍是专业建设向前迈进的瓶颈之一,而相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作为师生长期关注的文学社团,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下面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优化课程、强化实践教学以及推动社科研究等方面阐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

(一)建设文学社团,加强高校人才的培养。文学社团是培养文学写作人才的摇篮,但这并不是它的存在意义的全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进入文学社团的学生并不全都希望成为作家,不少是以提高写作能力,或提高文学修养,或学习刊物的编辑工作,或提高交际能力、组织能力为目的的。在文学社团中,不仅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还有新闻学专业(并非指新闻方向,下同)、文秘专业甚至还有理工科的学生,因为文学社团的活动内容,正满足了这些学生加入社团的不同需求,这些需求往往是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切实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文学创作以艺术创造为要旨,需要的正是创新思维、形象思维和对社会人生的正确反映。艺术的创造力无疑也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它的“润物无声”不仅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使学生终身受益。得益于校园社团文化孕育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东西、凡一平曾多次深情地回顾和赞美了大学文学社团对于他们成长的影响。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提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文学艺术的欣赏性、趣味性和愉悦性吸引着学生加入文学社团,在社团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文学社团具有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的功能,在社团中可以自由地实践和创造,独立思考的成就感滋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自信,这就从能力培养和精神塑造两个层面为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例。潘懋元教授在谈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时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必须突出应用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品牌,不盲目追求高、大、全,及时增设市场急需的应用性专业,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1]无疑,文学社团的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不仅可以创建专业的特色与品牌,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使它直接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实现和终极检验在职场,高校培养的人才最后将走上职场,“在尊重职业知识的特殊性和特殊价值的基础上将职业知识合理地纳入课程实践中,根据市场需求的数量和需求的结构要求,及时回应职业场所的变革要求,将培养大学毕业生将来的职业适应能力作为大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2]。文学社团的建设过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重要的是学生积累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编辑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等未来的职业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