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英语文学论文
作者:张强强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阅读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一项社会文化技能,尤其是对脱离了目的语环境而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更为关键,但是目前尽管教师和学生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投入了很大精力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教学观念陈旧、方法单调,最主要的是只把阅读理解当成语言文字理解,而忽视了吸取最新的阅读研究成果,拓展阅读教学思路。因而探讨阅读本身的规律,反思阅读教学实践,对提高阅读教学的自觉性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传统的阅读模式与教学实践
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将阅读视为自下而上的机械解码过程,只要能读懂字词句就能把握篇章,于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词汇量分析语法,也就是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反复操练,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就体现为语法翻译法。古德曼等人提出,阅读并非被动的解码过程,而是一种“猜测——证实”的过程。他认为:读者在阅读之前利用已知知识对将要阅读的材料进行先前预料,然后通过挑选文章中一些语言线索来证实或否定自己的先前预料。因此阅读开始于读者而非读物本身,在这种阅读理论的指导下,教学强调读者,注重背景知识,鼓励学生对所读材料进行大胆预测。
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语言知识的欠缺成了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障碍。在此背景下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提出了交互阅读理论:阅读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作用的过程。即阅读时,人脑一方面对阅读材料进行音法、词法、句法、语义扫描最终达到理解;同时另一方面,读者利用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提出假设。如果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信息处理吻合,就产生正确理解;反之就对假设进行修改直至两种信息相吻合(刘晓玲,1994)。特别是图示理论,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阅读的基本过程,提出人们的图示分内容图示和结构图示,那么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给学生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足够的背景知识,并熟悉不同文体的一般范式,引导和促使他们完成预期理解的目的。
可见阅读理论从重视文本到重视读者,再到文本和读者并重,阅读教学也从强调语言知识,到世界知识,再到语言知识与世界知识同行。可是阅读教学实践却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始终以阅读文章并完成课后练习题为导向,以教师为中心,集中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阅读策略,答题技巧,而忽视了真正的阅读过程,以短期的阅读行为训练替代了长期的阅读习惯培养和阅读能力提高。因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有必要介绍交易阅读模式并将其运用在高中英语文学阅读课堂上。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上引进文学材料的必要性
国外学者Collie&Slater(1987)在《文学在语言课堂》一书中指出:“其中主要的一条理由就是文学提供了大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书面材料,这些材料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谈论人类的基本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一部文学作品可以超越时间和文化同另一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直接交谈。”可见,通过英语文学阅读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情感。刘安海先生在他的《文学理论》一书中也谈到中学英语文学阅读的多功能性。他归纳了三大主要功能:1)认识功能,帮助中学生了解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文化与心理,扩展人们的自然和人文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2)娱乐功能,使中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得到娱乐消遣和休息。3)补偿功能,使读者神游于广阔无限、精彩纷呈的艺术世界,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可见,高中阅读课堂引进英美文学作品,不光能提高阅读材料的真实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有利于改变传统阅读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的不利局面,启发学生的智慧,体现阅读的魅力、教育的灵性。可是要很好地发挥这些效果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指导。
三、交易阅读模式及其对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启示
70年代末,罗森布拉特提出了交易阅读理论,他强调阅读是特定读者在特定环境下对特定文本的特殊体验。阅读不是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而是读者、文本、环境三者的交易过程。读者与文本就像河流与河床一样,相互作用、相互塑形,于是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读者并非原来的读者,文本也非作者的文本,阅读变成了读者的体验(live-throughexperience),变成了读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反应(response)。因此任何文学文本对于每个读者都是有差别的,甚至这种差异性存在于同一读者的不同阅读过程中。可见,交易阅读模式强调课堂环境的重要性,强调读者的阅读过程、阅读体验,对我们阅读教学具有很大的启示。基于上述交易阅读模式的特点,笔者提出在此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应注意如下问题:
1.交易阅读理论认为文本的诗性来源于读者,来自于读者的阅读过程而不是文本本身,因此每个读者对于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在文学阅读课堂上就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小心翼翼地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权威预见的结论。相反,应该承认每个读者每次阅读的特性,接受差异,鼓励学生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2.交易阅读模式强调读者的阅读体验,关注读者的第一反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正视并不断修正自己的反应。这些反应也就是学生的主观感受,包括阅读时的情感、联想、记忆、想象及观点,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个人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也指出教学活动只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激发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的主宰者。
3.交易阅读模式重视阅读环境的作用,那么阅读教学就需要合作性的课堂氛围。因为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的体验,反应不同,文学课堂就必须是合作式的讨论而不是竞争性的辩论,且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输赢对错,而只是要解释和完善自己的体验、反省自己的反应。为此,文学教学要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自由改变观点,深化理解,而绝不是追求胜利。交易阅读理论鼓励不同读者不同体验之间进行平等交流反省,而这种讨论和反省必定让读者更了解自己,了解文本,了解一起讨论的其他同学,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传统阅读模式要求的文字阅读能力,语言识别能力,文本推断能力,更强调对于自己的深刻反思和对于社会的敏锐观察力。结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文本的意义也不是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的,而是在作者与作品,阅读环境交易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阅读策略、答题技巧,更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人文素养,并养成持久有效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