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英语文学论文 » 正文

印度英语文学的美学特点

2021-4-9 | 英语文学论文

作者:李美敏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印度英语文学是印度近现代文学,乃至世界现代英语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60年代至今,印度英语文学逐渐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彼得•查尔兹所称的‘六十年代以来英语文学最令人瞩目的转向’就是针对这一时期印度作家的英文小说、英国作家有关印度题材的作品数量持续增长、影响日益扩大而言。一九七一年V.5.奈保尔的《在自由的国度里》获奖,更成为这一重要现象的标志,作品虽然写的是某一不知名的类似乌干达的非洲国家,与印度无关,但是奈保尔的印度血统一直让印度人引以为骄傲”①。萨尔曼•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是20世纪后期印度英语文学在世界文坛崛起的标志性作品。拉什迪在印度英语文学领域的影响不亚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语“三大家”。“午夜的孩子”这个隐喻预示着独立之后的印度英语作家所要面临的各种困境:文化的割裂、国家的分裂、多元文化的冲击等。一个1947年午夜诞生的小孩身上集有诸多历史特殊性。可以说,他的成长史就是独立之后印度的成长史。他是历史的见证人,亲历了各种复杂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印巴分治、宗教冲突、孟加拉战争等。“午夜的孩子”是个历史的隐喻,是20世纪中后期作家思想的历史缩影。独立之后的印度英语小说或多或少都有“午夜的孩子”身上所集有的特征。

安妮塔•德赛(以下简称“德赛”),于1937年6月24日出生于印度德里北部山区的慕索里小镇,父亲D.N.马宗达(D.N.Mazumdar)是印度孟加拉人,母亲托妮(Toni)是德国人。德赛身上有母亲的德国血统,自幼跟母亲学习德语。德赛在印度和西方双重文化氛围之下成长,德赛说她以母亲,一个“他者”的眼光看待印度;以父亲,一个印度本土人的身份来感受印度。德赛的文本建立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分裂性的社会形态上,“孤独意识”和“焦虑意识”是小说人物的内心特点,表达人物的内心意识是德赛创作的主要目的。这种写作思潮与20世纪初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思潮在印度的传播有密切关系,其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影响了印度现代主义的小说。

一、独立后印度英语文学的话语环境

独立前的印度英语小说多依赖于对社会环境的描写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印度英语小说“三大家”(安纳德、纳拉杨和拉奥)的多数作品多表现为外倾性的美学特征。独立后的印度英语小说在美学上发生了巨大的擅变,受西方20世纪文学主流思潮“向内转”的影响,外倾性写作已经不能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变化,印度的文学艺术在独立后也开始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从社会生活表象转向人的精神本质。此时,印度英语小说无论是在主题上还是在技巧上都深受西方小说的影响。独立后,印度作家主体对待客观世界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生活失去了原有的秩序,丧失了统一的原则,成为一个没有意义的荒诞世界。另外,现代心理学和哲学的发展,以及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作家从关注外部的社会现实转向内心世界。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面对前进中的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对社会与道德破坏”,①文学倾向于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描写,而淡化社会问题的描写。

印度英语小说家拉贾•拉奥开始了写作的转向。拉贾.拉奥文学上的现代主义转向为德赛作了创作的铺垫。德赛是独立后印度英语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人物之一,她的小说运用了大量的现代主义手法,这种创作风格从传统的故事叙事转移至人物心理,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实现角色同社会关系的剥离。德赛高超的心理分析技巧为印度英语文学开辟了新的创作途径,她以人物的内心意识为书写中心,突破传统小说的全知叙述,在艺术创作技巧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和革新,着力描写从传统到现代转变过程中的人物心理意识的变化。德赛有意淡化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把小说引向心理学和哲学。她的小说以描写人物心理意识为主,在印度英语文学史上,承接了独立前的现实主义写作和独立后的现代主义写作,为印度20世纪文坛带来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思潮。德赛的小说艺术技巧暗合了西方20世纪文学的重要转变,小说进展的动力从自我与社会两极对立的原动力变为自我内心意识的驱动力。德赛的小说重点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现代社会中矛盾的自我,这些人物不再是传统小说中的英雄形象,而是社会变革中敏感的女性群体和孤立无援的社会边缘人物。面对物质化的社会,这些带着传统理想的人物显得缺乏理性和逻辑性,她们的内心意识折射出客观世界的荒诞色彩。德赛秉承对人性洞察的创作理念,深人剖析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表现她们的主观意识。

二、独立后印度英语文学的美学特征

(一)人物的孤独意识和内心异化

德赛前期的创作聚焦于敏感的女性群体,刻画出女性个体面对现代社会的压抑感和悲观意识,她们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心理的异化。“由于与更广泛的人群缺乏联系而在心理上和交往上与社会隔绝起来。她们无法使自己与社会机构建立起富有意义和令人满意的联系。”①她们是孤独的群体,孤独是她们的心理本质。在小说语言上,德赛善于驾驭零散、跳跃性的语言,以契合人物心理意识变化的需要。在叙事视角上,德赛善于变换叙事角度,以展现人物的内心变化。1963年,德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哭泣吧,孔雀》在英国出版,让她声名鹊起,奠定了她在印度英语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通过女主角玛雅的心理描写表达了现代印度社会中产阶级女性萌发的寻求自我的意识。在这一艰难的心路历程中,印度女性试图在自我与传统印度家庭、社会之间找到平衡。在传统男权中心的生活模式中女性背负着沉重的压迫,比如童婚、“萨蒂”等。这些制度都是对女性的摧残。印度独立之后,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女性试图摆脱传统的束缚,建构理想的生活模式。《哭泣吧,孔雀》中的玛雅曾在自我意识中无数次建构理想的生活模式,渴望成为和丈夫平等并互相尊重的独立个体。然而她没有认识到当时的社会,传统的家庭模式仍旧根深蒂固,也没有意识到导致她极端行为的正是传统社会的力量,更没有意识到父亲的溺爱也是极端父权制下的表现。玛雅对于未来生活的构想仅仅是转型时期女性自我意识萌芽的“小荷尖角”。她最后精神的崩溃意味着这一点新思想的萌动最终也是“身世浮沉雨打萍”。《哭泣吧,孔雀》中大量心理描写和意识流的运用使德赛的写作风格从传统小说中脱颖而出,她被誉为“印度的伍尔夫”。作为一位探索人物心理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多数反映独立之后印度女性和边缘人物的心路历程。在印度英语文学史上,《哭泣吧,孔雀》是一部标志性的作品,玛雅是德赛笔下女性形象的典型,她是社会转型时自觉审视自我、审视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女性的缩影。“孔雀”是一个隐喻,“孔雀”的哭泣象征着毁灭和死亡,也象征着玛雅的绝望。玛雅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对身份的追寻反映了印度中产阶级女性的集体意识。自《哭泣吧,孔雀》发表之后,德赛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965年,《城市之声》在《印度周刊》上连载,深受读者的喜欢。如果说《哭泣吧,孔雀》开创了印度英语意识流小说的先锋,那么《城市之声》则开始了德赛漫长的“奥德赛”(Odyssey)之旅。小说以三兄妹尼罗德、莫妮莎和阿姆拉为主要角色,描写了他们在同一个城市加尔各答的种种遭遇。尽管个人际遇各有所异,但他们都是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异类,各自寻求着自己的理想生活模式。《城市之声》的社会背景是加尔各答。加尔各答是迎利之城,这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迩利女神是加尔各答的标志,她象征着破坏和毁灭,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主宰。同时,加尔各答又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光影和声音的交错之间,尼罗德等三兄妹迷失了生活的方向。整个文本在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中推进。尼罗德、莫妮莎和阿姆拉是独立后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和社会的冲突昭示着新一代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迷失。文本利用各种噪音的艺术烘托表达生命的空虚感和加缪式的虚无主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