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艺术鉴赏论文
作者:赵勇 单位: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设计学院
引言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端于19世纪初,富国强兵的功利追求促进了中国新式美术教育的诞生,当初建立起来的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而几易其旨。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进入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提高的时期,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持续的扩大招生和办学规模之后,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目前正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因此,学校的艺术教育成为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艺术教育历史和价值
西方普通艺术教育始于19世纪,1844年,柏林大学开设艺术史课程,1868年牛津、剑桥和伦敦三所大学分别开设美术讲座,到19世纪末,美国共有47所高校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公共艺术课程。当时,视觉艺术主要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进入欧美高等教育体系的,这也是当今艺术教育的价值所在。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教育已历经百年,现代艺术教育理论倡导者王国维认为:“教育之宗旨”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蔡元培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认为世界由现象界与本体界构成,在蔡元培看来,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和德育主义,都属现象界的范围,满足的是人的现世幸福,而无法使人的情感得到慰藉,满足不了人的终极关切——对死亡的超脱。教育的世界观和“实体观念之教育”,只有通过美育才能完成。蔡元培先生不仅从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提出了包含美育的国民教育思想,而且身体力行,在其倡导下,成立于1918年的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了我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术研究与美育实践的重要阵地。在20世纪之初,我国一批又一批学生留学海外,引火传薪,在系统学习西方美术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美术教育模式,如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探索中国美术教育发展道路。从20世纪前半叶对欧洲美术教育模式的引进和对日本美术教育的吸收,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政策主导的对苏联美术教育体系的移植,中国学校美术教育体系逐渐走向成熟。
进入新世纪,在普通学校艺术教育领域,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探索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大中小学相互衔接,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发展思路。2002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则具体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大学阶段是学生的自我意识、人格发展构建的时期,也是理智与情感高度发展和审美人格的形成时期。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能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力,促进学生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健康发展。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的相互融合,共同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大学生在校期间,尽管要面对比较沉重的学业负担、充满挑战的就业形势,但是,作为一代新人,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精力充沛,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相当便捷,对艺术也充满渴望与期待。学校教育必须通过优质艺术教育加以引导,选择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艺术教学内容,传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艺术素养是一个不断接受美的教养的过程,它是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外在体现。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自主、深远、恰当和理智地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事物,个人素质提高的最终结果是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审美教育,是对个体的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及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与陶冶,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层面,致力于人的精神上的平衡、和谐、健康、愉悦,是激励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艺术教育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和影像时代,后现代媒介文化、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媒体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视觉虚拟空间,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种非文本的视觉文化甚至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当代青年常常以一种虚拟游戏化方式获取快乐和逃避压力。大学生常处于一种“浅显”与“通俗”的视觉文化语境之中,他们享受着时尚文化的盛宴,然而更需要主流人文精神的引导。学校艺术教育应是一种成熟的艺术学意义的教育活动,是对人类文明进程中发生的足以代表某一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一种艺术形式(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的传播和弘扬,学习艺术就是在与这些伟大思想文化进行交流。对学生而言,艺术教育的过程应是一次重要的人类知性的补益,也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和道德的升华,是将善性美德注入学生心灵的教育活动。对学校艺术教育而言,伴随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而产生的视觉文化应成为当今艺术教育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现代教学技术为艺术鉴赏教学提供了高清视图和影像,缩短了人们与经典艺术作品的距离,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技术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艺术鉴赏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教学以及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展开协作讨论合作学习等,是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三、艺术鉴赏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传播、延续和批判的特征。对受教育者而言,人文教育是科学、人文、艺术全面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宗旨。中国古代美术博大精深,我们在研读作品时会发现中国古代思想基本精神和审美理想的深刻内涵:传统美学范畴的“贵中尚和”,孔子的中庸、中和、适度、节制、不激不厉、温柔敦厚。中和思想也是一种天地自然之和、内容与形式之和、情思与理性之和。这种情感与理智的陶冶和调适,对于当代艺术教育是一种丰厚的精神文化资源。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不乏文学艺术珠联璧合之佳作,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名篇赋作《洛神赋》,画家以巧夺天工的妙笔,把一篇精美的传世佳作用图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曹植的下笔成章、辞采华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美术作品鉴赏,学生可以体会到蕴含其中的广博的人文思想,获得一种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在西方,艺术的概念应该包括绘画、雕塑、舞蹈、音乐、诗歌等经典样式,通常人们把艺术看成是实现真善美价值的最佳途径。今天,作为对西方艺术的解读和鉴赏,当我们尝试把西方印象主义绘画、表现主义绘画特征当作是一次学术追问时,会发现这种以光影明暗和强烈色彩对比为特征的艺术流派有其复杂的美学背景,它们最直接的美学追求是一种科学态度和自然主义理想,但从深远的文化承接层面看来,则可能与基督教文明的光色美学有着某种关联。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艺术家对光进行过细致研究并将其成功运用,如达•芬奇、拉斐尔、提香、凡•埃克、丢勒、拉图尔等人,他们的作品常见一种不可知的发光光源,对象的受光部位明亮,背景深褐,明暗对比强烈,画面具有一种崇高的精神性,流露出一种神秘动人的气氛。这种虔诚而神圣的艺术追求,正是他们超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之处。艺术鉴赏教学中的这种学术追问本身也是一种人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