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保险制度论文
作者:田玲 骆佳 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中国巨灾风险及巨灾保险的现状
最近20年,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频发,给各国的企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图1和图2的数据我们能看出,巨灾风险无论从发生次数还是造成保险业损失的程度上来说都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而我国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仅从2011年的情况来看,根据民政部国家减灾网的资料,全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和失踪1126人,紧急转移安置939.4万人,倒塌房屋93.5万间,农作物受灾3247.1万公顷,绝收289.2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然而,在巨灾风险的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我国巨灾损失补偿模式主要还是限于政府的无偿赈灾与救济,这一模式无论从效率和公平性上来说都并非最优的选择。保险作为应对纯粹风险的主要风险管理技术,传统上在企业和个人应对灾害性事件时能发挥分摊风险和组织经济补偿的基本职能。自保险业务恢复以来,中国的保险业,特别是非寿险业务取得了令人注目的发展与成绩,最近几年也保持了超过10%的高速增长。但无论从保险深度还是密度上来说,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表三的数据是2009年全球几个主要国家和中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的对比。由于数据上的缺失,我们无法直接获得中国巨灾保险的深度与密度的信息,而非寿险深度和密度是总量上的考量,无法直接与巨灾保险的需求与供给划上等号,但是过低的数据还是能反映出目前中国巨灾保险在需求和供给总量上的不足。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在巨灾—特别是自然巨灾频发的当前,保险在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中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巨灾保险存在需求与供给的双重约束所导致的。下文对需求约束和供给约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双重约束的背景下提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选择。
二、巨灾保险需求约束
(一)非寿险需求的一般性影响因素
Hussels,WardandZurbruegg(2005)①对影响非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非寿险需求实证研究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治法律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大类。其中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度、产品价格、市场结构等;政治法律因素包括法律体系、财产所有权保护等;社会因素包括风险厌恶程度、教育程度。这一结论也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同。而三类影响因素的变化给财产保险需求带来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赵桂芹(2006)②在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非寿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之后认为,经济因素对我国非寿险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关于非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一般理论可以对中国目前保险市场的现状作出解释,比如国内过低的保险深度和密度,主要是由于经济因素所造成的。但上述规范性或经验性证明并不足以为巨灾保险需求不足做出解释。比如在中国发达省份和地区,巨灾保险与欠发达地区相比同样存在有需求不足状况,经验因素造成的影响对巨灾保险而言似乎并不像一般财产险那么明显。这主要是由巨灾风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般而言,非寿险所承保的风险的发生频率较高,损失较低,而巨灾风险则正好相反,发生频率很低,而损失却极高;另一方面,一般非寿险经营由于有较多的无相关性标的的存在而使得经营风险较低,而巨灾风险则在保险标的的相关性上存有问题,进而造成其风险在可保性上的问题。正是由于存在上述的特殊性,使得巨灾保险需求约束还有其特殊的原因。
(二)巨灾保险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约束
1.低估和忽视风险
巨灾风险具有发生频率低、损失程度高的特点,按照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析,当灾害没有发生时,人们面对这种类型的风险所做的决策往往并非理性,不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即不管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和采用应对风险的方法,而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McClellandetal(1993)①进行试验后发现,当某类事件发生的频率足够低时,人们就会忽略掉它并不做任何应对。Kunreuther(2006)②也指出,人们在亲身经历了地震之后,就会想到去买地震保险,而此时地震再次在此处发生的频率是降低了的,这并不是理性决策的结果。汶川地震前,包括很多处在地震带的的企业和个人都没有想到购买地震保险,而汶川地震后,广东省却经历了一波保险销售的高潮,因为这些保险对地震风险进行了覆盖,也是对于这种非理性决策现象的很好的例证。正是由于人们对于风险的这种低估和忽视,造成了人们没有意愿购买巨灾保险。
2.短视行为
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短视行为也是造成巨灾保险需求约束的原因之一。从人类人知的特点可以看出,人们对有形的,近期的事务更关心。Laibson(2001)③为这种现象给出了双曲贴现因子(Hyperbolicdiscounting)的解释,他指出正是贴现引子的不同,导致人们在决策时会高估近期的收益而忽视远期的收益,即便这两笔收益的贴现时间长短都是相同的。比较典型的例子人们在今天对明天的关心程度和第100天对第101天的关心程度是不一致的。这种现象也造成了人们对成本的夸大和对收益的低估,而巨灾保险很显然并不属于短期就一定能给人带来回报的“投资”,因此也造成了人们对其作用的低估,而不会选择购买。
3.政府救济
目前,我国大灾之后损失恢复基本上依赖国家财政和民间捐助。考虑到巨灾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的逐年增高,这种现状一方面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压力,另一方面对于巨灾保险的需求也有相当强的抑制。由于对政府的救助存有期待,人们在面对巨灾风险时,会产生利他主义的“萨玛利亚人困境”(Sa-maritan’sdilemma),即:向受灾地区提供的援助将降低人们购买保险的动机。因为当有很多人都没有保险保障时,政府肯定会救济,既然如此,那人们就都不选择购买保险。
4.正面强化因素的影响
按照Skinner(1970)④的观点,人们在决策时实际也在进行着试错式的启发式学习,且收到结果的正面或负面强化,例如对于巨灾风险,当人们选择购买保险应对时,由于射幸性的存在,很有可能购买了多次之后也未能通过保险获得任何补偿,此时则产生了负面强化,每一次购买保险对于人们来说都会获得负的收益(保费支出),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内没有购买保险的人一直都受到不断的正面强化的影响。对大多数人而言,由于巨灾保险具有发生频率低的特点,负面强化的效果要显著的多,这也是造成巨灾保险需求不足的重要心理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