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哲学思想论文
作者:胡成胜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和谐、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普遍追求的目标,但人类从一诞生就不停地遭遇着冲突与矛盾,在现实社会中和谐总是与斗争冲突并存。人类文明从起源到今日的现代化,历经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但是,由于工业化文明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人们开始面临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于是开始省视工业化创造的价值与代价问题。从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对环境的掠夺性开采以求得发展,不得不转变为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注重环境、人口、文化的综合发展,注重对子孙后代的影响,站在道德的层面上反思现代文明,注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者协调共进,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儒家哲学作为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主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智慧。他们这些光辉的观点可以为我们今天建构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刻启示。
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
几千年来,儒家往圣先贤对于“和”思想情有独钟。在儒学家们看来,“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和存在的形式,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而他们敬天畏命,流露出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将儒家价值理念贯穿在活生生的个体生命存在中,关心个体生命当下的实存感受,关心个体生命对天道性理的透悟,关心自然生命的超拔提升。“和”在儒学当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乃和谐、调和、平衡之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其实就是指事物存在着多样性,是形成事物的法则,是多样性的统一。周太史伯和与郑桓公讨论了“和”对于事物的重要作用:“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帮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335周太史伯早就意识到,不同事物的和谐关系是事物矛盾双方的有机统一。只有“和”,事物才能稳定、发展,新事物才能产生。《左传》记载了晏婴以烹调为喻向齐景公解释如何致“和”,要达到“和”须像厨师做汤一样,把不同的调料按一定比例加以人工的调和,才能做出理想的美味。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了“和为贵”的说法:“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640就是说,“和”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价值标准,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状态。亚圣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824。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因素。推及开来,齐家治国平天下也首先看“人和”的状况。荀子则将“和”引入到万物生成的本源高度,“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1]366。只要能遵循天地间的和谐法则,那么天地则各归其位,万物得以生长发育。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他们所讲的“和”并非没有差异的“同”。“和”是代表着求同存异,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处原则。“和”能生物,能帮助万物各归其位,是能让不同的事物共同生存的法则。在一个统一的整体当中,各个成分、各个因素和每个局部都有着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了和谐的秩序。我们追求可持续性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建设也应该充分尊重事物的多样性,而不是将人类自身的经济发展凌驾在其他事物之上,尤其是以牺牲环境作为财富增长的一种代价。这是儒家哲学“和”与“同”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纲。综上所述,儒家先哲们在讨论“和”的时候,在他们的言语间流露出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维护事物内部与外部各种因素平衡以保存事物、发展事物、创新事物的理念。这种“和”的思想是今天实践可持续发展珍贵的哲理之源。
二、“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
儒家不仅尚“和”,而且尚“中”,并且认为“和”与“中”是基本相通的,故常常把二者连称为“中和”。达到“和”必须用“中”,“中”是达到“和”的根本方法、手段、途径。《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19何谓“致中和”?以人应天,则自能致善;以人入天,则自能中;以人合天,则自能和。“中和”作为道德基本准则,它要求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保持适度,语言行为合乎礼仪,不偏不倚,中正不党。儒家强调执守中道,坚持以中庸之道待人接物,勇敢面对生死、富贫、贵贱、哀乐、善恶,用“中”求和,以保其身。推而广之,以“和”为基本准则,采取“中”的方法手段,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的人自身、人与人的精神与物质冲突的弊病,使人的身心保持在平和状态,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国际关系,以创建和谐社会。
儒家不仅只讨论人与人的关系,也用“中”的根本方法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周易•泰卦•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天地之宜,以左右民。”[1]600天地万物要和谐协调,才会安泰繁荣。孟子强调,“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777。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好的国家首先要保证百姓生活的物质需求,保护生产资源,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可称得上实施王道了。荀子也说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1]364。加强生产,节省开支,天就不能让人贫困;注重运动与养生之道,天就不能使人生病;遵循社会法则,天也不能降祸于人。董仲舒接续孔孟,主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尊重热爱自然。“天地之行美也……其可食者,益食之,天为之利人,独代生之;其不可食者,益蓄之,天愍州华之间。”[3]263他把自然资源分为“可食”资源和“不可食”资源,主张对“可食”资源要保持天天都可食,以不辜负“天为之利人”的目的;而对“不可食”资源也要“益蓄之”,加以蓄养保护,因为这是上天对天下九州和华夏的体恤赐福。程颢、程颐也主张人要同情、关爱自然界的生命,保持与世间万物的和谐相处。